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立冬种小麦晚不晚?

立冬种小麦晚不晚?

发布时间:2025-11-07 10:00:36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编辑小兔    阅读:(635)  评论:0   赞:0
[导读]立冬将至,田野里本该是“寒露种麦正当时”的忙碌景象,但若因其他因素延误农时,立冬前后才播下麦种,是否就为时已晚?下面一起来看看立冬种小麦晚不晚?

立冬将至,田野里本该是“寒露种麦正当时”的忙碌景象,但若因其他因素延误农时,立冬前后才播下麦种,是否就为时已晚?下面一起来看看立冬种小麦晚不晚?

立冬种小麦晚不晚?

立冬已到深秋,北方大部平均气温降至10℃以下,土壤温度逼近小麦发芽临界线。立冬后播种,麦种可能无法及时发芽,只能“捂”在土里待来年春天才萌动,错失冬前生长关键期。从温度指标看,小麦发芽适温为15-25℃,低于10℃发芽缓慢,低于3-4℃则大部分种子当年无法出苗。但区域差异决定晚播界限: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立冬种麦的可行性呈现显著的区域分异。

北方冬麦区:黄淮海平原是小麦主产区,正常播期为10月上中旬。立冬前后已属明显晚播,积温较适播期减少200℃以上,麦苗冬前难以达到“三叶一心”的壮苗标准。例如山东,农时已非常紧张,11月20日是公认的适播窗口期下限,错过此节点,越冬风险陡增。

南方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温和,立冬后播种的小麦仍能缓慢生长。据悉,浙江一带甚至有“立冬种麦都不晚”的说法。四川等地也认为,南方温暖地区立冬时气温尚可,种麦仍有可能,但需选用弱春性品种。

地形微气候:海拔每升高100米,播期需提前4-5天;纬度每提高1度,播期同样要提前4-5天。因此,山西的“高山”地区白露即可播种,而"河滩"平地可延迟到寒露。这种差异决定了立冬种麦的可行性需精准到村甚至到田块。

立冬后播种的技术补救措施

若因秋涝等不可抗力必须立冬播种,必须采取系列补救措施,将风险降至最低:

1.品种优选与播前处理:选择弱春性、耐晚播早熟品种是首要前提。播前必须进行药剂拌种,用咯菌腈、苯醚甲环唑防病,吡虫啉防虫,并可添加芸苔素内酯提高种子活力,促进根系下扎。

2.大幅增加播种量:这是补偿分蘖不足的关键。正常播期每亩25-30斤即可,而立冬后需增至40斤以上,甚至50-60斤。一般原则是,霜降后每推迟一天播种,需增加半斤种子。通过高密度确保基本苗数,是晚播麦田获得足够穗数的基础。

3.精准控制播种深度:晚播切忌深播。3厘米左右的浅播最为适宜,这样能使种子更接近地表热层,吸收更多热量,加快萌发速度。深播会延长出苗时间,增加烂种风险。

4.提高整地质量:立冬后土壤墒情多变,必须做到“宁晚勿烂”。旋耕至少2遍以上,秸秆还田地块更需深耕30厘米以上,确保土壤疏松透气,避免机械碾压影响出苗质量。播后要及时镇压,弥合土壤缝隙,防止冷风侵入降低地温。

5.加强冬前管理:出苗后应立即追施速效提苗肥,每亩施尿素4-5公斤,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冬灌准备,在"夜冻昼消"时浇足冻水,为麦苗越冬提供水分保障。

总之,对于大部分地区来说,立冬种小麦确实是比较晚的,立冬种麦面临的最大风险是积温不足导致苗弱,以及遭遇极端低温天气的冻害威胁。因此,决策需因地制宜:北方主产区若立冬时土壤尚未封冻,应立即抢播,但需做好减产心理准备;若已持续低温,则不如放弃冬小麦,改种春小麦或其他春播作物。南方地区可根据当地气温灵活掌握,但播期最迟不宜超过11月中旬。家庭种植或小面积试种,可采用温室育苗后移栽的方式,但这在大田生产中不具可行性。

关于立冬种小麦晚不晚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文章分类: 粮油米面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