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种凤梨不难 难在不怕热

种凤梨不难 难在不怕热

发布时间:2016-11-29 22:47:50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09)  评论:0   赞:0
[导读]拥有近30公顷田地,年收近千吨凤梨的黄国清,被当地人封为「关庙凤梨王」,他的儿子凤梨王子黄启帆,10年前离开台北量贩店返乡帮忙,如今月领35k,每天工作12小时,觉得比过去上班要轻松,不过他说:「种凤梨不难,难…

拥有近30公顷田地,年收近千吨凤梨的黄国清,被当地人封为「关庙凤梨王」,他的儿子凤梨王子黄启帆,10年前离开台北量贩店返乡帮忙,如今月领35k,每天工作12小时,觉得比过去上班要轻松,不过他说:「种凤梨不难,难在不怕热。」

黄家早期种过台农4号释迦凤梨,如今以经济效益高、病虫害少的金钻17号为主,最近几年凤梨是好价,昔日每斤7至8元,现在站上10元,「符合规格的销往大陆当高级水果,丑丑的卖给加工业者做凤梨酥,凤梨农大都笑呵呵!」

凤梨种一次收两次,最快15个月可收成,是中长期的水果,凤梨跟人一样怕热,农民要为每个凤梨套上一张纸,远远看好像替凤梨戴帽子,而晒伤的凤梨在表面上会留下黄色乾燥的损伤,放久了就开始腐烂,无法食用。

6月中抵达关庙,凤梨田差不多收光光,一篓篓送到批发处。老人家说「凤梨头,西瓜尾」,黄启帆指出凤梨头是与地面接触的那一端,吃起来比另一端更甜。

另外,挑凤梨也有诀窍,黄启帆说,以像弹额头的手势,用力敲击凤梨中正心,「若是弹肉的声音表示水分多,不耐放;若是击鼓声则是水分少,吃起来比较有凤梨味。」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