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张掖高台: 鱼塘水面“种”出蔬菜

张掖高台: 鱼塘水面“种”出蔬菜

发布时间:2016-11-26 17:25:10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38)  评论:0   赞:0
[导读]在鱼塘水面种菜,把养鱼和种菜相结合,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优良生态链,让首吃“螃蟹”的高台县巷道镇和宣化镇的3户农户尝到了甜头。“虽然面积小,但对鱼类生长比较有利,一方面可以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

在鱼塘水面种菜,把养鱼和种菜相结合,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优良生态链,让首吃“螃蟹”的高台县巷道镇和宣化镇的3户农户尝到了甜头。

“虽然面积小,但对鱼类生长比较有利,一方面可以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有害气体,减少鱼病,另一方面这个菜也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是比较安全环保的绿色有机蔬菜。”巷道镇东湾村一社村民张志国虽然已有27年的养鱼经验,但以往每到夏季,由于气温高,鱼类排泄物致使水中氨氮含量增高,不仅影响了水质,鱼还轻易生病,这让张志国损失不小,很是头疼。今年5月份,在县渔业工作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在自家鱼塘中搞起了鱼菜共生实验,没想到效果出乎意料地好,一下解决了他多年的“头疼”。

笔者仔细观察发觉,种植空心菜的箱体构造十分简单,用四根塑料管固定成长方形,里面再固定两层纱网,空心菜就栽植在纱网上。搞起鱼菜共生种养模式短短两个月,张志国就真真切切尝到了这种新型种养模式的甜头,来他鱼塘里买鱼的顾客越来越多,而且大多都成了回头客。“鱼比较新鲜,肉质鲜嫩,我们经常吃他家的鱼。”前来买鱼的殷廷林已成了这里的老顾客。

“我的池塘总面积14亩,平均每年收入6万多元,以后打算把鱼菜共生面积再扩大一点,再提高一下收入。”尝到甜头的张国志对后续发展布满了信心。

据该县渔业工作站站长陈文建介绍,池塘生态循环养殖技术是一种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农业新技术,通过在鱼类养殖池塘水面种植蔬菜,在池塘内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循环系统,达到鱼和菜和谐共生。这项技术不仅为农民带来可观的收益,对生态环保也意义非凡。“今年我们在巷道镇、宣化镇确定鱼菜共生示范户3户,示范池塘面积50亩,从目前的长势来看,浮床蔬菜长势优良,池塘的水质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下一步,我们将鱼菜共生循环养殖模式作为重点,继续大力推广,争取推广面积达到200亩以上。”陈文建自信地说。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