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景宁:创新生态养殖新模式

景宁:创新生态养殖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6-11-15 18:45:03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63)  评论:0   赞:0
[导读]前段时间,景宁县朱坑村的朱氏农场忙着收割130亩水稻,但工人们收割时非常小心,因为这片田里除了水稻,还养着鱼、蟹。继稻鱼轮作、稻蟹混养、稻蟹共育外,该农场的主人朱贤平还创出不少新的稻田养殖模式, 如稻、泥鳅…

   继稻鱼轮作、稻蟹混养、稻蟹共育外,该农场的主人朱贤平还创出不少新的稻田养殖模式, 如稻、泥鳅、田螺共生,带动了周边百姓收益。

   朱贤平称,之所以选择蟹和水稻混养,主要是基于稻、蟹的生长习性。因为稻田土质松软,水质清新,水温适宜,氧气充足,浮游生物可以快速繁殖、生长,为河蟹提供丰富饵料,茂盛的稻株又为河蟹提供隐蔽栖息的场所。稻田为河蟹提供了良好的觅食场所稻和栖息环境。另一方面蟹的排泄物可为水稻添加肥料,形成一个相互共生的循环生态链。

   据朱贤平介绍,如果养殖蟹、鱼等,水稻既不施肥,也不打农药,这片水稻成了绿色种植基地,当然,由于不施农药、化肥,对水稻产量有一定的影响。“虽然水稻产量相对于施农药的要少一些,但与稻蟹、稻鱼带来的收益相比,都不算什么。”朱贤平显得十分自信。

   朱贤平对稻蟹、稻鱼的销售出路一点不担心,他说与市场上的蟹不同,稻田养殖的蟹、鱼带有一种“野味”,与工厂化养殖相比,无论品质、口感都占有优势,所以他们养殖的蟹、鱼早早就已被订购。

   朱贤平在水稻田里养殖的泥鳅、田螺,也为他额外增加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他还表示,泥鳅、田螺营养丰富,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优质水产品,市场价格稳定,而田螺的生长速度奇快,三四个月就能收获,大大增加经济效益。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