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河南新县农民种植红梨年收入逾17万元

河南新县农民种植红梨年收入逾17万元

发布时间:2016-10-14 02:44:34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77)  评论:0   赞:0
[导读]新县新集镇彭河村的阮成安正在为新西兰红梨树剪枝。他租赁土地十亩发展新西兰红梨种植,年收入逾17万元,已成为当地特色种植业的能人。  二月的新县还是春寒料峭。近日,笔者走进河南信阳市新县新集镇彭河村,来到村…

  新县新集镇彭河村的阮成安正在为新西兰红梨树剪枝。他租赁土地十亩发展新西兰红梨种植,年收入逾17万元,已成为当地特色种植业的能人。

  二月的新县还是春寒料峭。近日,笔者走进河南信阳市新县新集镇彭河村,来到村民阮成安的梨园,远远就看见他忙碌的身影,他正在为果树剪枝呢。

  “搞好修剪是梨树管理的重要环节,剪枝可以让树膛内通风透光,结出的果实果型端正,成色好,含糖量高,能提高果品质量,卖上个好价钱。”阮成安一边忙碌着一边乐呵呵地说。

  阮成安是新集镇彭河村的农民。200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位省里下放的干部那里了解到省里引进了新西兰红梨,正在开展种植试验。得知这个消息后,阮成安跃跃欲试,主动跟县林业局的技术员联系,要求试种。

  说干就干,2002年年初,他在自家的后山上承包了10亩地,引进了600株新西兰红梨的树苗。

  梨树栽上之后,他满怀着致富的希望,每天起早贪黑,辛勤地给这些树苗锄草施肥、打药治虫。没技术,没经验,他就到镇里的农家书屋去查阅资料,订阅果树种植的报刊书籍;县林业局的技术员更是被他问得“不胜其烦”。

  冷板凳总是难坐的,两年过去了,树上还是光溜溜的,一个果实也没挂。阮成安有些灰心,一度产生了想砍掉这些果树的念头。可是到了第三年,红梨树终于挂果了,虽然只有几个,但也给了他很大的希望。他摘下仅有的几个果子,送到省里的相关部门检验。省里的技术人员告诉他,你的红梨又甜又脆,水又多,品质很好。

  红梨树也仿佛知道阮成安的心思似的,到了第四年,他的红梨树就挂满了果实。2011年,他卖红梨的收入就达17万元。

  红梨树圆了阮成安的致富梦。但他致富不忘乡亲,用自己的成功现身说法,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全村已经有7户红梨种植户,种植面积近200亩。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