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福建三明:原生态放养 牛羊吃香

福建三明:原生态放养 牛羊吃香

发布时间:2016-10-13 19:26:53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333)  评论:0   赞:0
[导读]宁化县水茜乡张坊村下山组,一群群牛羊行走山间,吃着草,一只只膘肥体壮。  这就是潘德云创办的牛羊原生态放养基地。  潘德云今年41岁,原来在外务工。2007年,为了照顾孩子,毅然回乡创业,靠着当地的丰美水草,…

  宁化县水茜乡张坊村下山组,一群群牛羊行走山间,吃着草,一只只膘肥体壮。

  这就是潘德云创办的牛羊原生态放养基地。

  潘德云今年41岁,原来在外务工。2007年,为了照顾孩子,毅然回乡创业,靠着当地的丰美水草,成就了致富梦。

  “舍放结合”养出生态牛羊

  下山组原有10多户村民,因为这里闭塞,村民陆续搬到山外。

  潘德云看中这里的自然生态。2007年,他投入2万多元,买来20多头本地小牛,在山脚下建起了牛羊圈。

  早上,他将牛放出去,下午上山将牛赶回牛圈。小牛平时在山林里蹓达,渴了喝泉水,饿了吃草根子和山野菜

  年底,牛出栏了12头,卖了3万多元。第二年,潘德云加大投入,牛存栏数达到50多头。他还引来四川黄羊等品种的山羊养殖。如今,基地羊存栏数达到120多只,牛60余头。

  冬季或者雨雪时,牛羊不肯上山。潘德云夫妇在山脚种了20亩稻子,储备稻草作饲料,还种些玉米草和黑麦草,解决羊的青草料问题。

  生态放养有些“小招数”

  放养牛羊并非就是一放了之。

  2012年夏季,因为中暑,基地死了4头牛,损失2万多元。为了防止牛夏季中暑,潘德云每天将牛放出去后,中午还要巡山。发现牛中暑,就赶回牛圈,给牛输液等。

  同样是2012年,一只母羊因胎位不正,面临难产。夫妇俩半夜起床给母羊助产。经过2个小时努力,生下小羊,夫妻俩已是疲惫不堪。

  牛羊偶尔也会生病。潘德云联系乡畜牧技术人员,认真请教,掌握了一整套养牛羊的技术。在乡技术人员指导下,基地实行了冷配技术,牛的品种已经到了杂交二代。

  生态放养的牛羊不愁销

  基地的牛羊都是吃大豆杆、花生藤、地瓜藤、杂草,喝山泉水,是纯粹“土货”,很受欢迎。每年年底,莆田、泉州客商上门求购。“山羊每斤价格22元,比喂饲料高3元。”潘德云说,牛则在周边乡镇就被预定一空。去年,卖牛羊纯利润十七八万元。“羊粪一年也可卖8000多元。”潘德云介绍,许多茶叶种植户购买羊粪做肥料。20亩地稻子一年可以卖1万多元。

  潘德云已向乡计生办申请计生户小额贴息贷款5万元,打算买种苗,扩大规模。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