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鸭司令”养鸭有一套

“鸭司令”养鸭有一套

发布时间:2016-10-13 17:24:48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72)  评论:0   赞:0
[导读]在宁乡县灰汤镇,成群结队的灰汤鸭正穿梭其间,扇起阵阵稻香。此时,养殖大户罗玉林正安排人将皮蛋、盐蛋装箱,向长沙发货。近几年,在该县畜牧兽医水产局等部门单位的帮助下,这位汉子力促灰汤鸭这一久负盛名的传统产…

  在宁乡县灰汤镇,成群结队的灰汤鸭正穿梭其间,扇起阵阵稻香。此时,养殖大户罗玉林正安排人将皮蛋、盐蛋装箱,向长沙发货。近几年,在该县畜牧兽医水产局等部门单位的帮助下,这位汉子力促灰汤鸭这一久负盛名的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他的养殖孵化基地已经达到了每年10万羽的规模。眼下,他正准备建设灰汤鸭文化园和灰汤鸭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

  “鸭司令”栽过不少“跟头”

  灰汤鸭又名灰汤贡鸭,因在清代康熙年间被定为贡品而得名。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灰汤鸭在市场上一度几近绝迹,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跌入前所未有的低谷。将近1.8米个头的罗玉林,学校毕业后,从事过安装、建筑、销售等工作。2009年,罗玉林抱着挽救濒临灭绝的灰汤鸭种的决心,当起了“鸭司令”。

  最初,由于缺乏经验,“鸭司令”栽过不少“跟头”。2011年,他投资60万元,圈养了5000羽灰汤鸭。由于养殖密度大,未注重防疫,他的鸭子染上了疾病,开始大量死亡。幸亏,此时宁乡县畜牧兽医水产局及时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养殖技术、疫病防治、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特别是疫病防治,该局技术人员更是一次次进行现场指导。

  引进“稻鸭共生”养殖模式

  情况稳定之后,罗玉林决定创新灰汤鸭的养殖模式,引进了“稻鸭共生”的养殖模式:鸭吃害虫和杂草,禾苗“吃”鸭肥。鸭子在禾间穿行,通风松泥,便于水稻吸收养分;稻田既不打农药,也不施化肥,生产纯生态稻米。同时,当地独特的地热资源提供了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鸭子通过食物链吸收微量元素,深受消费者喜爱。

  正是这一成功创新,使灰汤鸭产业成功走上重生之路:2014年,罗玉林的养殖场销售灰汤鸭10万羽,产值过1000万元;生产稻米120吨,产值达到了200万元。

  凭借高品质的特色产品和越来越多人夸赞的良好口牌,罗玉林养殖的灰汤鸭占到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为进一步将这个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他牵头成立了宁乡县龙湖养鸭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标准化养殖基地+农户”的模式,从事灰汤鸭品种提纯及优化、养殖、销售,带动当地农户致富。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