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湖北汉川强化五大措施 大力推广稻渔共作模式

湖北汉川强化五大措施 大力推广稻渔共作模式

发布时间:2016-05-09 10:14:39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59)  评论:0   赞:0
[导读]【导语】近日,从汉川市秋冬农业开发工作会议获悉,规划2017年该市发展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2万亩,其中2015年5万亩。主要建成小龙虾、泥鳅、鳖等水产苗种繁育基地7个,核心示范基地6个,规模化生产基地20个。近日,从汉…

  【导语·近日,从汉川市秋冬农业开发工作会议获悉,规划2017年该市发展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2万亩,其中2015年5万亩。主要建成龙虾泥鳅、鳖等水产苗种繁育基地7个,核心示范基地6个,规模化生产基地20个。

  近日,从汉川市秋冬农业开发工作会议获悉,规划2017年该市发展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2万亩,其中2015年5万亩。主要建成小龙虾、泥鳅、鳖等水产苗种繁育基地7个,核心示范基地6个,规模化生产基地20个。预计到2017年,仅稻渔共作模式完成优质稻8.16万吨,水产品1.56万吨,实现总产值12.36亿元以上。

  一是制定规划。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发布《汉川市稻田综合种养发展规划(2014—2017年)》的通知(汉川政办发[2014]21号),并印发到全市各乡镇、农养殖场,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以及规划布局;二是加强领导。全市各级均成立了稻田综合种养发展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并纳入了每年秋冬农业开发的重点内容和乡镇绩效考核范畴;三是强化培训。由水产、农业等部门组成专家组,对重点区域、示范基地采取集中培训和分类指导的方式,加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技术指导;四是部门联动。要求所涉的有关部门,如水利、电力、交通、农业、经管、水产、农机、科协等部门,相互协调,各司其责,整体推进,重点解决在实施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五是激励推进。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鼓励合作社老板、农户自主开发,对示范基地,市政府纳入一定资金给予奖励,已吸引民间工商资本4000万元,加大该项目的投入,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推进的积极性。截止目前,全市在西江、庙头、垌塚、开发区、三星垸等地建立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6个,面积14000亩。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