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如何提高瘦肉型商品猪瘦肉率的措施

如何提高瘦肉型商品猪瘦肉率的措施

发布时间:2016-05-09 09:47:31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64)  评论:0   赞:0
[导读]选择适宜猪种,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影响肥育猪胭体瘦肉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遗传和环境。就遗传因素而言,即从猪的品种方面考虑,可通过以下4 条途径。( l )引进瘦肉型猪种直接生产瘦肉型商品猪。( 2 )引进少量瘦肉型良种…

  选择适宜猪种,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影响肥育猪胭体瘦肉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遗传和环境。就遗传因素而言,即从猪的品种方面考虑,可通过以下4 条途径。

  ( l )引进瘦肉型猪种直接生产瘦肉型商品猪。

  ( 2 )引进少量瘦肉型良种公猪作父本,采用地方猪种(或我国培育猪种)作母本,进行经济杂交,以最优杂交组合生产瘦肉型杂种商品猪。

  ( 3 )进行瘦肉型新品种(或品系)的育种工作,生产瘦肉型商品猪。

  ( 4 )坚持地方猪种的瘦肉型选育方向,生产瘦肉型商品猪。从我国实际出发,发展瘦肉型猪,提高肥育猪胭体瘦肉率,宜选择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和肉质好的良种瘦肉型公猪作父本,以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力高、肉质好的我国地方猪种(或培育猪种)为母本,通过杂交组合对比试验,筛选出最优杂交组合生产瘦肉型杂种商品猪。这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适合我国国情的生产瘦肉型杂种商品猪的有效途径。根据我国许多省(市)的杂交组合试验,采用三品种(三元)杂交,即瘦肉型良种公猪为父本,地方猪种为母本,其一代杂种母猪再与另一个瘦肉型的公猪杂交,所得后代瘦肉率一般可达到56 %左右。

  二、控制营养水平,采用适当的饲养方式

  1 .营养水平饲料是保证猪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也是肉、脂、骨、皮等组织营养形成的主要原料。饲料营养水平的高低对猪的增重和胭体品质有显著的影响(表7 一4 )。

  营养水平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养猪

  注:①肉猪活重分20 一35 千克、36 一60 千克、61 一%千克3 个阶段。②高营养水平,3 个生长阶段每千克饲粮含消化能均为12 . 54 兆焦,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7 %、16 %、14 %。

  ③低营养水平,3 个生长阶段每千克饲粮含消化能均为12 . 13 兆焦,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4 %、13 %、11 %。

  由上表可见,营养水平高,饲养期缩短,饲料利用率高;营养水平低,则饲养期长,饲料利用率低。营养水平与瘦肉率的变化不明显。

  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胭体质量的影响

  饲养实践还证明,饲粮中能量和蛋白水平的高低,对猪的胭体成分影响各有侧重。一般情况下,能量摄取越多,增重越快,饲料利用率和屠宰率高,月同体脂肪含量多,膘越厚。提高饲粮中蛋白质水平,则除日增重提高外,还可以获得瘦肉率高的胭体(表7 一5 )。饲粮中添加赖氨酸对胭体瘦肉率也有影响(表7 一6 )。表7 一5 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胭体质量的影响

  饲粮中添加赖氨酸对胭体瘦肉率的影响

  在瘦肉型商品猪的饲粮中,除需要供给充足的能量、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外,还要注意钙、磷及食盐等矿物质元素的供给。

  2 .饲养方式瘦肉型猪的饲养方式对增重、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有重要影响。传统的吊架子饲养方式不能满足瘦肉型商品猪的营养需要,饲养瘦肉型商品猪应采取“直线”饲养和“前高后低”的饲养方式。

  ( l ) “直线”饲养:我国农家饲养肥育猪有两种方式,即“吊架子”和“一条龙”饲养方式。“吊架子”是在小猪阶段(仔猪体重30 千克以前)喂得较好,仔猪长到30一60 千克阶段时,主要喂给青、粗饲料,辅以少量的精饲料,目的是把猪架子拉大;后期(即体重达60 千克以后)为催肥期,大量喂玉米、高粱、麦鼓、米糠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使之迅速增重长膘。这种饲养方式在精饲料不足的条件下尚可以采用,但从猪的生长发育规律看,“吊架子”期正是猪相对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采取“吊架子”喂猪,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低,猪生长受到限制,特别是肌肉的生长受到抑制,使瘦肉型猪的饲养期大大延长。而生长后期脂肪的生长强度大,喂给高能量的饲料会更加促使脂肪的沉积。

  采取这种饲喂方法喂猪,出栏瘦肉型猪的胭体瘦肉率低。因此,“吊架子”的饲养方式不适合养瘦肉型猪。

  “一条龙”饲养方式(又称“直线”饲养),它是从断乳仔猪开始就喂给营养丰富的混合精料和少量的青料。随着瘦肉型猪日龄和体重的增加,精料的喂量逐渐增多,即在整个生长期供给较高的营养,使瘦肉型猪的生长速度加快,胭体中的瘦肉比例增高。这种饲养方法符合瘦肉型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营养需要。

  ( 2 ) “前高后低”饲养:猪体瘦肉的生长主要取决于饲粮中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水平,而脂肪的生长主要取决于饲粮的能量水平。肉猪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沉积规律是,体重20 一60 千克阶段,每天蛋白质沉积量从84 克直线上升到119 克左右;体重60 千克以后,每天沉积蛋白质基本稳定在125 克。而脂肪的沉积,在体重60 千克以后呈直线上升,每天脂肪沉积量从120 克增至378 克左右。据此,在饲养瘦肉型商品猪的整个阶段需要供给足够的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另一方面,在其生长后期,适当降低饲粮的能量水平,即实行“前高后低”的饲养方式,可以得到低脂肪和多产瘦肉的胭体。供给瘦肉型商品猪前后期饲粮能量水平分别为“高一高”、“高一低”、“低一高”、“低一低”的结果如表7 一7 。

  表7 一7 不同饲养方式对瘦肉型猪胭体组成的影响可见,为提高瘦肉型猪胭体瘦肉率,在保持饲粮中含有一定蛋白质水平的前提下,控制肥育期的能量水平,以“前高后低”的饲养方式是适宜的。

  肉猪“前高后低”饲养方式的具体做法是:在体重60 千克前,采用高能高蛋白质饲料,让猪自由采食,或不限量按顿喂,以促进增重和肌肉生长;体重60 千克后,适当限制采食量,让猪自由采食占采食量的70 %一80 %。这样,既对增重影响不大,又能减少脂肪沉积,瘦肉率一般可提高1 %一1 . 5 % (表7 一8 )。肉猪体重60 千克以后的限饲,还可以采取降低饲粮能量水平的方法,让猪仍然自由采食,或不限量按顿喂。由于猪胃肠容积有限,这样每天采食的能量总量必然减少,达到限食的目的。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易行,但应注意饲粮中的可消化能水平至少不低于饲养方式(前期一后期)

  不同饲养方式对瘦肉型猪胭体组成的影响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