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茄子白绢病症状和防治方法

茄子白绢病症状和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16-08-08 14:30:57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68)  评论:0   赞:0
[导读]如果我们在种植的过程中出现茄子白绢病病应该怎么办呢,如何更好的防治呢? 茄子白绢病茄子白绢病主要为害茎基部。病部初呈褐色腐烂,并产生白色具光泽的绢丝状菌丝体及黄褐色油菜籽状的小菌核,严重时叶柄、叶片凋…

  如果我们在种植的过程中出现茄子白绢病病应该怎么办呢,如何更好的防治呢?

茄子白绢病

  茄子白绢病主要为害茎基部。病部初呈褐色腐烂,并产生白色具光泽的绢丝状菌丝体及黄褐色油菜籽状的小菌核,严重时叶柄、叶片凋萎,最后干枯脱落或整株枯死。

  

  Sclerotium rolfsii Sacc.称齐整小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Athelia rolfsii (Curiz)Tu.&Kimbrough.称罗氏阿太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形态特征见白绢病。病菌发育适温32~33℃,最高40℃,最低8℃,最适pH5.9。

  

  主要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从寄主茎基部或根部侵入,潜育期3~10天,出现中心病株后,地表菌丝向四周蔓延。发病适温30℃,特别是高温及时晴时雨利于菌核萌发。连作地、酸性土或砂性地发病重。在夏季灌水条件下,菌核经3~4个月就死亡。该病在高温多湿的6~7月易发病。

  

  (1)合理施肥浇水。定植前要施足腐熟有机肥。定植要选用大苗、病壮苗。定植后3~4d选择晴天上午浇1次水,并及时排湿,直到门茄“瞪眼”再开始浇水追肥。茄膨大前需水少,不浇水,门茄膨大后需要水,要多浇水。一般随采收5~6d浇1次混水(即追肥水),然后再浇1次清水,浇水必须在晴天上午,小水勤浇,浇后中耕,使土壤透气,利于根系生长。按此法管理的5座温室,茄子白绢闰发病株率均在1%以下,而突击定植的8座温室病株率达10%~20%。

  (2)拔除中心病株。中心病株是病害发生的信号,要准确识别,及早拔除,进行深埋或火烧,并用三石灰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1∶120比例拌细土,撒施病穴及周围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对病田可选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8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每667平方米加农用硫酸链霉素4克加15%恶霉灵水剂4毫升喷洒地面、灌穴或淋施1~2次,隔15~20d1次。

  (3)加强栽培管理。栽培管理与病害发生有密切关系。要按大小苗分别定植。选择晴天上午热土移栽,对移栽苗营养钵提前浇水,使土块成团,不分根。整地要细致,做畦平直,放腐熟有机肥,适时放风排湿,交换气体。定植穴用细土封实,早揭苦、晚盖苫,增加光照时间,阴雨天要揭苫,争取散射光等。采用这些管理技术,可促进植株长势好,提高抗病力。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