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专业问答>
泥鳅的养殖技术是什么?

泥鳅的养殖技术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25 10:41:58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编辑小土豆    阅读:(1655)  评论:0   赞:0
[导读]泥鳅的养殖技术要点包括:1.选址建塘;2.鳅苗投放;3.鳅苗饲喂;4.水质调控;5.投喂事项;6.病害预防。

泥鳅有水中人参的美誉,不仅营养价值高,并且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随着需求增加,很多地区有人工养殖,那么泥鳅的养殖技术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下。

1.选址建塘

泥鳅是一种温水性的鱼类,建塘应选择在日晒容易、温暖通风,土质为腐壤中性或者弱酸性并带黏质区域。有条件的可用砖、石护坡,并用水泥勾缝。在苗种下塘前,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混合清塘消毒。

2.鳅苗投放

4月份之前放苗应投放4-7公分的鳅苗,一般养殖到下半年的11月份就可以捕捞上市。如果9月放苗,可选择体长3公分的鳅苗,养到第二年的8月份收获。每平米放养50-60尾鳅苗,放苗前要用3%食盐水浸洗泥鳅苗10分钟消毒,减少水霉病发生。

3.鳅苗饲喂

刚下塘的泥鳅苗,可以适量投喂一些熟蛋黄、豆粉、豆饼等易消化的精饲料,促进生长。随着泥鳅苗的生长,后续可以投喂一些熟的麦粉、糠,还有一些剁碎的鱼、虾等饲料,每天3-4次。

4.水质调控

鳅苗入池时,池水的水深不能超过20公分,随着泥鳅苗的生长,要逐渐将水深加到40公分。当温度低于5℃时,泥鳅会钻入土壤过冬,高于30℃也会钻入泥土避暑,适宜生长温度在25℃-28℃,炎热夏季可适当加深水位。夏季要做好遮阳措施,可以在池塘栽种一些水葫芦,或者是栽种一些浮萍等水生植物遮阳,要注意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果发现泥鳅游到水面吐气,要及时采取增氧措施。

5.投喂事项

在生长的高峰季节,要每天检查食台,科学的确定每日的投喂量,夜间投喂量要占全天投喂量的60%左右。当池塘水温高于30℃,或者是低于10℃时,应相应减少投喂量或者停止投喂。

6.病害预防

预防泥鳅疾病发生,要保证水质清新,可通过水质调控措施,形成良好的水域环境,有利于泥鳅生长旺盛,抵抗力强。尽量做到不用药或少用药,避免有关的药物残留,确保泥鳅养殖和水产品质量安全。

文章分类: 畜牧水产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