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面积占地球71%。“公海”,在国际法上指各国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和专属经济区以外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的海洋部分。在2020年7月中国主动宣布公海休渔,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中国主动宣布公海休渔的意义
中国主动宣布公海休渔的意义主要包括,养护渔业资源,达到海洋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我国远洋渔业一直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此次主动提出并自主实施休渔,是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治理的重要体现。
中国主动宣布公海休渔的介绍
1.休渔区域
休渔区域是根据专家研究,初步确定的鱿鱼主要产卵场。鱿鱼是我国远洋渔业品种中产量最大的捕捞对象,我国是全球公海鱿鱼生产国、市场国、消费国。由于气候变化以及其他原因,这几年包括东南太平洋、西南大西洋在内的几大公海渔场,鱿鱼资源的年间有较大的波动趋势,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因此进行公海休渔,可以保护渔业资源、提高资源补充量和渔业效益。
2.有何影响
休渔期间,包括鱿鱼钓、拖网渔船等在西南大西洋公海区域作业的中国籍远洋渔船,都要停止捕捞作业。停止作业对远洋企业肯定会有暂时的影响,但是休渔能够有助于保护幼体、减轻气候等各种因素对资源量的影响,从而有利于资源的科学养护和长期可持续利用。
3.休渔成果
2021年1至5月,休渔区域鱿鱼产量同比整体有明显提高,西南大西洋海域作业船只平均单产增加41%,东太平洋平均单产增加70%。休渔效果总体比较好,4月份于比去年同比增加三分之一产量,5月份增加50%以上,西南大西洋鱿鱼产量明显有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