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专业问答>
花生白绢病的发病诱因都有哪些?该如何做好防护?

花生白绢病的发病诱因都有哪些?该如何做好防护?

发布时间:2021-08-31 14:36:37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编辑567    阅读:(1540)  评论:0   赞:0
[导读]花生白绢病也叫白脚病,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发病,种子带病率高,来年苗期发病重。作为花生产区主要的病害之一,近些年来白绢病发生的越来越频繁,给农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那么花生白绢病的发病诱因都有哪些?该如何做好防护?一起来了解下吧。

问:花生白绢病的发病诱因都有哪些?

满意答案:

1、高温高湿

高温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气温30-38℃,经3天菌核即可萌发,再经8-9天又可形成新的菌核。

2、土壤不适

花生种植在酸性至中性的土壤和沙质土壤中易发病;同时在在粘土地、排水不良、肥力不足的地块也是如此。

3、重茬影响

连年重茬,导致病菌越积越多。

4、管理不当

播种时拌种重视地下害虫不重视种子杀菌,收获后不及时进行处理和深翻等等。另外,根茎部受日灼伤的苗木也易感病。

问:花生白绢病要如何进行防治?

满意答案:

花生染病后,根、荚果及茎基部受害,初呈褐色软腐状,地上部根茎处有白色绢状菌丝,常常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和其附近的土壤表面先形成白色绢丝。多发生在花生生长的中后期,前期发病较少。在个别地区,白绢病在前期发生也很多,甚至苗期,危害严重。防治方法如下:

1、与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

2、春花生适当晚播,苗期青棵蹲苗,提高抗病力。

3、播种前,可用30%吡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按照药种比1:200比例拌种,即可有效防止白绢病的发生。

4、发病初期,要及时拔除病株,并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每株喷淋药液100-200毫升。

文章分类: 粮油米面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