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县域经济>
银耳幼耳期的生长特点及管理技术

银耳幼耳期的生长特点及管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4-11-26 09:53:04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543)  评论:0   赞:0
[导读]图为:银耳银耳接种后19~27天为幼耳生长发育期。在此期间内,幼耳的生长有两个特点:一是幼嫩,二是生长不够整齐,出耳较早者朵形已有蚕豆粒大,出耳较迟者只黄豆粒大。这时期的管理工作是根据这两个生长特点来制定有…

图为:银耳

  银耳接种后19~27天为幼耳生长发育期。在此期间内,幼耳的生长有两个特点:一是幼嫩,二是生长不够整齐,出耳较早者朵形已有蚕豆粒大,出耳较迟者只黄豆粒大。这时期的管理工作是根据这两个生长特点来制定有关措施,促使幼嫩子实体健壮发育,并缩小群体间的差距,为高产打下基础。银耳幼耳期的管理技术措施如下:

  1、温度要适中。室温应调节在23~25℃之间,以不超过25℃为宜。超过25℃则耳薄,超过28℃时,非但耳薄,且会出现萎缩进而腐烂的现象。温度亦不宜低于22℃,会使耳片变薄,低于18℃时则更薄,长期低温下也会使幼耳萎缩,不开片,或造成腐烂。

  2、湿度要偏低。在其他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控制湿度是壮耳、并达到群体一致的重要手段。幼耳期室内湿度控制在80%为宜。湿度低于75%,易使幼耳萎缩发黄,并很难恢复正常生长;温度高于85%,则会出现开片早,展片不均匀,不但产量低,朵形不好或有很多小耳、降低商品价值。

  3、适当控氧和通风。幼耳期因室内湿度偏低,如果不是为了降温和排湿,不宜开启门窗。否则会因湿度不降而使幼耳萎缩变黄;同时,通风供氧会使幼耳发育过快,影响产量和质量。在功耳期管理的最后4天,每天上午10时后,在温、湿度正常情况下,幼耳约3厘米大小,应将报纸揭开数小时,使幼耳能接种更多的氧气。揭去的报纸在太阳下晒干灭菌后重新盖上,然后喷一次重水,如床面有烂耳征状,可在水中加四环素或金霉素喷雾。

  银耳幼耳期管理总的原则是以控为主,调控结合。河南耳农称之为“蹲苗”或很形象地称之为“踏步整队”,其目的就在于培养整齐健壮的群体。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