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柿子
近期柿子产区获得丰收,仅河北徐水县的柿子产量就比去年翻了一番,但是柿农们还没来得及感受丰收的喜悦,销路不畅就让枝头的柿子成为负担。
据了解,我国柿子主产区并没有完整的产业链,加上信息和流通渠道不畅,种植户依然采用传统的销售模式,等待外地收购商上门。今年柿子的含水量较大,鲜果储存期短,收储商比往年的要少很多。而据批发市场反馈,今年柿子每日成交量与去年持平,供应量远远超过了需求量。
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产地柿子的收购格比去年下跌了近5成,仅2元/公斤左右。柿子收购价格的下跌也带动了批发市场价格的进一步下探。近一周来,全国柿子的价格行情一直在低价徘徊,平均价格均低于3元/公斤。据监测显示,2014年10月全国柿子的平均批发价为2.71元/公斤,9月柿子的平均批发价为3.1元/公斤,环比下降12.58%;6月份柿子的平均价格为6元/公斤,下降幅度达54.83%。
今年柿子的价廉、滞销等问题突出,让柿农损失惨重。业内人士建议:首先,柿农不能盲目跟风扩种,要学习科学种植,提高柿子的品质和特色;其次,采用合作社等模式,实现标准化生产。合作社能统一采购,降低生产成本;再次,可以依靠农科院等单位,聘请专家进行规范指导,打造绿色无公害基地,提高柿子的品质;最后,改变传统销售模式,尽量了解外部信息,尝试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等,缩减中间环节,让柿农利益最大化。
推荐文章:
柿子价格上半年上涨下半年反之
(中国惠农网 桃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