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银耳
银耳,又叫白木耳。子实体纯白至乳白色、胶质、半透明,柔软有弹性,由数片至10余瓣片组成似菊花形、牡丹形或乡球形,直径3~15厘米,干后收缩,角质,硬而脆,白色或米黄色。是我国一种极为珍贵的食用药兼用菌类。有“补肾、润肺、生津、止咳”之功效。银耳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及酸性异多糖、有机磷、有机铁等化保物,对人体十分有益。银耳具有以下生物学特性。
1、营养
银耳是一种分解木材能力微弱的菌类,只能利用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蔗糖等,但对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缺乏分解能力,只有通过耳友菌(俗称香灰菌)的菌丝分解后,代谢出的可溶性营养物质才能被银耳菌丝所利用。因此,代料栽培银耳时,基质中除了含有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外,还需加入易被银耳菌丝吸收的糖类物质。
2、温度
银耳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6~32℃,最适生长温度为20~28℃,以25~28℃为最好。当温度低于18℃时,银耳菌丝的细胞壁加厚,并断裂成芽孢;当温度高于28℃时,银耳菌丝稀,而耳友菌的菌丝则生长旺盛。耳友菌的菌丝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26℃。由于银耳菌种是一种混合的菌线体复合物,在菌种培养时,要兼顾两种菌丝的生长,即应在22~26℃下培养为好。银耳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3~25℃,低于20℃和高于28℃都不利于银耳子实体生长。在出耳期间,也要兼顾耳友菌的菌丝生长,创造耳友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条件,使耳友菌不断分解基质中的养分,供子实体生长发育。
3、水分与湿度
水分是银耳生命活动的首要条件。在菌丝生长阶段,银耳菌丝和耳友菌的菌丝生长基质的含水量以60%为好。水分过少,银耳菌丝长势弱,同时对耳友菌的菌丝生长也不利;培养料中含水量偏高时,银耳菌丝就会断裂成芽孢,而耳友菌则能正常生长,不利于银耳菌种生产。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则需要较多的水分,出耳环境中的湿度以85%~95%为宜,湿度过低,耳片易干枯死亡;相反,长期处于高湿条件下,易出现流耳。
4、空气
银耳是一种好气性菌类。在菌丝生长初期需氧量少,后期则需要较多的氧气,在缺氧的条件下,原基分化迟,扭结后的胶质团长期不能分化出耳片。在耳片生长发育期间,若通气不良,湿度大,则易出现烂耳和杂菌感染。
5、光线
银耳菌丝和耳友菌的菌丝在有散射光照条件下,都能正常生长。在散射光照下,耳友菌的菌丝生长浓密,粗装,黑褐色分泌物多。在子实体分化期间,必须要有散射光照,黑暗条件下,子实体则不能形成,光线弱时,子实体分化慢,质量低。但在强烈的阳光直射下,也不利于耳片生长,而且易干枯死亡。
6、酸碱度(pH)
银耳菌丝在pH5.2~7.2范围内都能生长,最适宜生长的pH为5.2~5.8。代料栽培时,培养料的pH以5~6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