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县域经济>
梅汛期首轮强降水 水稻田该如何管理呢?

梅汛期首轮强降水 水稻田该如何管理呢?

发布时间:2017-06-15 17:19:43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824)  评论:0   赞:0
[导读]梅汛期暴雨连绵,气温低、日照少、对早稻生产、单季稻插种带来了一定影响。下面跟着小编去看看区首席粮油推广专家刘开贤实地查看水稻长势,指导农户如何做好田间管理。

 

    上午9点多,西坞街道金桥村的河道里水位较高,农田里积水比较多,地势最低处的早稻田里大部分稻秆浸在水中,几十亩单季稻散播也不得不推迟。   

    西坞街道金桥村种粮大户 吴晓雷:我们村西边的40亩左右的地每年都这样,下雨了就担心。这次地种不下去,(单季稻)秧子放了三夜了,地里有水播不下去了,要等水没了去散播,这次虽然没大影响,部分影响还是有。

      

    据了解,目前早稻处于孕穗抽穗期,单季稻处在插种返青期,对水分敏感,田间灌水太满太浅都不行。   

    区首席粮油推广专家 刘开贤:一是要搞好水浆管理,要调好水缺,田间保持一定水位。二是及时追肥,早稻嫩的地块用0.2%磷酸二氢钾喷施,可以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早稻过于黄的地块可以另加1%尿素,这样可以增强光合能力,增加产量。单季稻秧苗在插种之前三到四天要施好起身肥,一般每亩秧田用尿素5-6公斤。  

区首席粮油推广专家刘开贤实地指导配图

    这次的连续降雨也耽误了一次二化螟病虫防治。今年二化螟越冬基数高,世代发生间距短,危害加重。在早稻地里,刘开贤和种粮大户剥开几株稻叶泛黄的水稻稻秆,均在里面发现了长约2厘米的二化螟五六龄幼虫。

  

    区首席粮油推广专家刘开贤:早稻后期应该密切注意二化螟的发生及防治,从今天看来二化螟田间发生蛮普遍的,希望农户天晴后抓紧防治。单季稻秧苗插种之前也要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做到带药下田。

    梅汛期,稻田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管理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丰收,以上区首席粮油推广专家刘开贤教的方法,大家可记住了,做好田间管理,保证稻谷丰收。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