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药材
目前,我国中药材物流体系整体相对落后,主要表现为中药材产业小且分散,仓库以民宅为主,操作以手工为主,加工以硫黄熏蒸为主等。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政府部门应从以下三方面高度重视中药材行业的物流发展。
首先,中药材物流要从产地初加工开始。这一点,与工业消费品的流通加工不同。工业消费品流通加工是在仓库内、出库之前完成,而中药材的产地加工,是在采收之后、入库之前完成的。目前由药农分散加工,存在“马路暴晒”、硫黄熏蒸等问题,应该逐步由中药材的经营企业与物流企业集中组织,产地初加工基地与仓储设施应当统筹建设。
其次,中药材物流方式要与中药材的生理特性相适应,中药材物流必须具备养护功能。这一点,与工业消费品物流不同。目前工业消费品已经基本上不需要养护了;与水果蔬菜的保鲜技术也不同,水果蔬菜放在冷库就行。中药材易生虫、易发霉、易泛油,但品种很多,市场价格差别很大,只有贵稀药材才适用冷库,大宗药材一般都用常温仓库或阴凉库储存,这就有一个养护技术问题。硫黄、磷化铝熏蒸应当逐步消除,应当应用气调养护等科学环保的技术。
最后,中药材物流方式还要与中药材种植、流通方式及其质量保障要求相适应,中药材物流必须承担中药材质量检测、记录与追溯功能。这一点,与工业消费品、其他农产品物流都有区别。由于中药材由广大药农分散种植、由广大个体商户分散经营,中药材流通中的交易次数较多,涉及的企业也较多。为了保障中药材流通中的品质,物流企业必须承担中药材检测、记录与追溯职能,不仅检测、记录中药材的色泽、气味、霉变等外观,也要检测、记录中药材的水分、杂质、总灰分、成分含量、农药残留等内在质量,必须运用信息系统进行物流全过程实施管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