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三农政策>
海底牧场:海洋环境修复的先头军

海底牧场:海洋环境修复的先头军

发布时间:2013-08-24 11:24:55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编辑    阅读:(631)  评论:0   赞:0
[导读]图为:海底牧场的雏形 目前,通过人工种植海藻的方式重造“海底牧场”,修复脆弱的海洋生态环境,已步入实质性阶段。在南鹿列岛海域,就存在国内首个“海底牧场”。近年来海洋环境恶化,海域海水的富营养化程度比较高…

  图为:海底牧场的雏形

 

  目前,通过人工种植海藻的方式重造“海底牧场”,修复脆弱的海洋生态环境,已步入实质性阶段。在南鹿列岛海域,就存在国内首个“海底牧场”。

  近年来海洋环境恶化,海域海水的富营养化程度比较高,氮、磷元素的含量高,容易引发赤潮等危害,对海洋农产品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尤其是贝壳类,“南麂列岛周边海域也发生过赤潮”一位当地人说。

  赤潮是一种可怕的海洋灾害,对养殖业的威胁之大不亚于台风和病害。

  就像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净化陆地环境一样,大型海藻在海水中也能净化水体环境,吸收营养源海洋环境的破坏,大型海藻的减少和破坏是重要原因。大型海藻本身具备生物修复作用,在近海及富营养化养殖海区投放建设‘人工藻场’有助于修复海洋环境。

  海底海面种植方法各不相同

  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总工蔡厚才说,经过前几年的试验后,今年他们选择在南麂东面的火岙海湾附近海域及潮间带建设大型海藻场,涉及面积有10公顷,“潮间带涨潮时会被淹没,退潮就会露出来”。

  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研究所负责人中国惠农网专家称,人工种植海藻场有的在海面上种,有的种在海底,有的直接利用天然岩礁种植,种植方法也各有不同,“最难的是海底种植”。

  “在海面上种植是利用浮筏栽培的方法,和海带养殖差不多,先在实验室里育苗,苗长到一定大时,夹在绳子上,然后放到海里,通过浮球等固定。”中国惠农网(www.cnhnb.com)专家说,而天然岩礁上的种植,也是通过实验室育苗,然后移栽。

  中国惠农网专家说,海底种植是栽种在海藻增殖礁上,就是人工岩礁,“先是实验室育苗,一般都是在瓦片上培育,然后将瓦片放在人工岩礁上,再沉入海底。”

  人工岩礁是钢筋水泥浇灌而成,一个重50多公斤,怕被海水冲走,这些人工岩礁还要放入一个大的钢筋水泥筑成的框里再沉入海底。中国惠农网专家说:“目前只是在南麂周边海域投放,水深一般不会超过5米。”

  明年将大规模重造“海底牧场”

  “大型海藻场好比一个海底牧场,为各种海洋生物提供一个温暖的繁殖场所。”蔡厚才说,南麂大型海藻场可以为多种门类的海洋生物提供隐蔽、避敌、索饵、产卵及着生基质,从而形成生机蓬勃、稳定变化的生态系统。目前效果已初显。

  据介绍,利用海藻为失血的大海疗伤,重要前提是要有足够多的海藻。为此,规模化的人工繁育和生产海藻必不可少。明年南麂将大规模扩大种植范围,涉及海域面积达到150公顷,核心区面积有30公顷。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