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黄牛饲草养殖(配图)
饲草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为缓解人畜、草畜矛盾,以及草场超载过牧等问题,实现农畜联动、草畜结合,通过发展饲草业增加饲养量,大通县草原站以草原补助奖励机制为契机,在搞好天然草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同时,大力推进饲草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强化科技支撑,扩大饲草种植规模
积极引进优质饲草新品种,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及饲草加工技术,不断扩大饲草种植规模,今年,以合作社为主体,辐射带动全县饲草产业的发展,全县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种植优质饲草13万亩,其中在景阳、青林、宝库、向化等乡镇建立种植核心区27处4.6万亩,种植饲草品种有燕麦、小黑麦、箭舌豌豆、苜蓿等,预计年产鲜饲草33万吨,青干草8.8万吨,打捆青贮草6万吨。
二是强化机械投入,提高农机作业水平
为了解决饲草种植收割等过程中劳力费用高,生产成本投入大的问题,农牧部门大力推行机械化种草收割方式,并组织饲草种植企业考察了饲草种植、收割打包农机具。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是强化信息服务,解决饲草供需难题
为了解决养殖企业因缺乏信息而舍近求远地从宁夏等地区高成本购草,而大通县饲草种植户饲草销售难的问题,大通县农牧局积极为养殖企业和饲草种植大户牵线搭桥,组织召开了饲草供需洽谈会,有效解决了养殖企业和饲草种植大户的买难卖难问题。通过对接会,共签订购草协议30余份,订购饲草1.2万余吨。同时,与上海光明乳业等省外企业签订订单面积5000余亩,年销售青干草400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