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三农政策>
央行规定不得歧视或排斥现金支付是怎么回事?

央行规定不得歧视或排斥现金支付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0-12-16 11:58:55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编辑小灵    阅读:(776)  评论:0   赞:0
[导读]现在人们的生活方便了不少,可以在网上进行购物,交各种费用,平常去店里买东西基本也已经不用现金了,甚至有些商家不收现金。近日,央行再次强调不得歧视或排斥现金支付,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各位吧。

现在人们的生活方便了不少,可以在网上进行购物,交各种费用,平常去店里买东西基本也已经不用现金了,甚至有些商家不收现金。近日,央行再次强调不得歧视或排斥现金支付,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各位吧。

一、央行规定不得歧视或排斥现金支付是怎么回事?

1、据了解,中国人民银行15日公布的公告明确要求,不得排斥和歧视现金支付。为维护人民币流通秩序,保障公众使用现金的权益,结合《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人民银行发布了2020年第18号公告,规范人民币现金收付行为。

2、公告明确,人民币现金是我国境内最基础的支付手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公告聚焦公众日常生活消费的高频场景,明确了行政事业性收费、基本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大中型商业机构等不同现金收付主体、不同场景、不同支付方式下的现金收付要求,进一步厘清了拒收现金行为边界。

3、根据公告,对于涉及民生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社保、医疗、教育、水电煤气等公共服务类收费,收费单位或其委托代收机构要具备人工现金收付通道,由人员值守并收取现金;铁路、道路客运等交通运输单位,以及涉及零售、餐饮、居民服务和娱乐行业等的大中型商业机构,应具备现金收付通道,由人工或自助现金机具收取现金。

二、中央为何在此强调不得拒收现金?

之所以时隔两年再次出台公告强调不得拒收现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对现金收付环境又产生了新的影响,拒收现金问题有所反弹。据央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新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部分医疗、出行、水电煤气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普通生活消费等领域由原本的“面对面”线下场景逐步变为线上办理,有的甚至取消了现场服务;

2、“非接触式”等新消费模式很多没有考虑现金收付需求,造成部分群体特别是老年人消费及支付障碍;

3、一些商户服务人员热衷于引导顾客安装APP、关注小程序,容易产生歧视、排斥现金情况。

因此,公告再次强调,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鼓励支付方式和谐发展,现金和非现金支付二者兼容共生,和谐发展。各类主体均应尊重公众支付方式的选择权,不得采取歧视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现金支付,造成“数字鸿沟”。

好啦,以上就是小编今天要给各位分享的全部内容了,本次央行规定不得歧视或排斥现金支付其实跟这种情况影响到了部分人群的生活有很大关系。

关于央行规定不得歧视或排斥现金支付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文章分类: 政策动态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