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三农政策>
雨养农业:巧用天然降水发展农业

雨养农业:巧用天然降水发展农业

发布时间:2014-03-20 10:49:20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编辑    阅读:(1670)  评论:0   赞:0
[导读]图为:雨养农业雨养农业是指不进行人工灌溉,利用天然降水为水源发展的农业模式。现代雨养农业不仅仅局限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也出现在雨量充沛的湿润地区,其内涵为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在我国西北地区干…

图为:雨养农业


  雨养农业是指不进行人工灌溉,利用天然降水为水源发展的农业模式。现代雨养农业不仅仅局限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也出现在雨量充沛的湿润地区,其内涵为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在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雨养农业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西北东部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一般不低于300毫米,有发展雨养农业的良好条件。在西部的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少于100毫米,并不具备雨养农业的条件。但这些地区能从山区获得径流,有时也可能出现较大的降水,故雨养农业仍然是有效的。

  我国雨养农业主要括最大限度地蓄水保墒和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分利用率两方面。围绕蓄水用水过程,形成了以纳雨蓄水为主的耕作保墒技术,以培肥地力为主的施肥养地轮作技术,以培育壮苗为主的选用良种和适时适量控制作物群体生长的技术。各种技术密切配合,可达到以土蓄水,地肥保水,水肥保苗,苗壮根深,以根调水,开发土壤深层水,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从而实现旱地农产品高产的目的。雨养农业的方法有很多,如传统的水平梯田、水平沟都能起到集水、增产的效果。

  虽然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设施农业被称为可以解决农民“靠天吃饭”的新兴农业,但设施农业前期投入大,技术要求高,不可能短期内在我国大面积发展起来,应当在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同时重视雨养农业的发展,例如耐寒农作物的研究、蓄水设备、人工汇集雨水技术的提升等。



  推荐文章:

  立体农业:合理提高耕地利用率

  农业工人从事生产的农业强国

  摘果赏花春意浓 观光农业受欢迎


(中国惠农网 御影)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