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旅游是将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风俗文化吸引游客的一种新型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模式能够改变传统农业的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农、林、牧、副、渔等各方面农业资源,开发农业的新功能。
农业旅游又被称为观光农业,在国内外都已经有所发展,在欧美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地区,农业旅游已经表现出其强大生命力。
旅游绝不是仅仅是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单纯相加,实践证明农业旅游对于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农民就地安置、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低碳农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有明显成效。农业旅游除了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外,还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娱乐性,否则也不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娱乐性主要体现在观光、农业体验、民俗活动和自然探险等富有农村农业和自然风光特色的游乐活动中,而人工游乐设施则适可而止。
农业旅游按照功能可分为四大类:传统观光型,都市科技型,休闲度假型。传统观光型主要开发旅游功能,游客可以在农庄里欣赏优美的自然风景,摘果、拔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之乐,有一些农场还可提供游客种菜的服务,让游客体验农民的生活。都市科技型是以高科技为特征的设施农业,既可以为城市提供部分时鲜农产品,又可以取得一部分观光收入,兼顾了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休闲度假型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森林、牧场、果园等,吸引游客前去度假,开展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游乐等各种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活动。民俗风情型,民俗文化在农业旅游发展中的应用,其吸引的是乡村所在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相对而言,更多的取决于该乡村社区长期积淀下来的风俗,人为方式,因此多以民间技艺、民俗节气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的形式展开。 日本的“一村一品”和我国台湾省的“特色农业”都属于这个行列。
农业旅游对改变我国传统农业产业结构有积极作用,目前国内已经有大学开办了这方面的专业课程,相信在未来,越来越多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旅游模式会在我国发展起来。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