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14年,全市各级畜牧兽医行政部门以全市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为主线,积极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措施,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及时有效,确保了全市动物防疫形势稳定和动物卫生安全。
近日,吉林省防治动物重大疫病指挥部发布通报,在全省2014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考核工作中,吉林市在全省各市(州)中排名第一。
2014年,全市各级畜牧兽医行政部门以全市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为主线,积极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措施,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及时有效,确保了全市动物防疫形势稳定和动物卫生安全。
一是在动物疫情高发的大环境下,推动了永吉无疫区管理质的提升。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区运行管理的意见》,按照最高要求、最严格的措施组织落实防控工作,经农业部的督导检查和抽样监测,永吉无疫区未发现感染病源,符合国家无疫区要求,农业部督导组在反馈时指出我市无疫区整体运行平稳,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为东北地区无疫区建设树立了标杆。
二是积极协调相关县市区,整体推进全市无疫区建设。研究制定了《全市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召开工作会议、签订责任状落实工作任务和责任。在经费、人员短缺的情况下,多次调度、协调县(市)区,落实市政府关于无疫区建设工作的相关要求。全市无疫区软件、硬件建设稳步推进,完成资金投入近2000万元,市县两级兽医实验室得到完善,各级兽医机构增加人员编制37人,组织培训班32期,培训人员2000多人次。省畜牧局在我市召开的全省无疫区建设现场会,推广我市经验。
三是全面加强动物防疫工作。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抓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安排部署及组织实施。联合省农业科技学院在全市动物检疫系统中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动物检疫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为全市所有官方兽医配备了“动监E通”。全市共发放各类疫苗6958万毫升、2318万羽份,免疫的密度和应免畜禽免疫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