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暴雨、洪灾过后水产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暴雨、洪灾过后水产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2016-07-22 11:19:13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89)  评论:0   赞:0
[导读]最近,由于连日的暴雨所致的洪涝灾害,已经对各地的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这些地方的水产养殖业者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洪涝灾害过后如何采取正确的方法,尽快地恢复水产养殖生产,尽量减少因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

    最近,由于连日的暴雨所致的洪涝灾害,已经对各地的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这些地方的水产养殖业者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洪涝灾害过后如何采取正确的方法,尽快地恢复水产养殖生产,尽量减少因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1、池塘修复
    对在洪涝灾害中受损的池埂,进行修复和加固;对损坏的进、排水系统要及时恢复。彻底清除沉积在池塘中的淤泥、杂物和垃圾等,对养殖池塘的供水系统与供电设施进行检修,发现问题要立即修复;同时,对养殖用设备,如增氧机、抽水机、渔船和网具等要仔细地检修,对于已经损坏的养殖用设备要及时修理和重新配置。
  
     2、水质修复
    首先,稳定水质。向池塘水体中泼洒终浓度为0.2毫克/升的EDTA。可以起到稳定池塘水体水质的作用。
    其次,沉降泥沙。采用聚合氯化铝等絮凝物质进行全池泼洒,使水体中的聚合氯化铝浓度达到0.2~0.3毫克/升,让池塘水体的透明度达到30厘米左右。将水体中的泥沙和有机物聚凝后并将其沉降到池底。
    其三,消灭病原。采用消毒剂对池水进行连续2~3次的消毒。具体做法可以采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使水体中二氧化氯的浓度达到0.3毫克/升。每间隔一天泼洒这种消毒剂一次,视水质情况改善状况决定是否连续使用消毒剂泼洒2次还是3次。
   
    3、养殖鱼类数量确定
    在洪涝灾害发生过程中,池塘中的养殖鱼类不可避免地可能出现逃逸现象。可以通过在数日驯食后,直接观察上饵料台吃饵料的鱼群大小,以及吃饲料鱼类的数量等,估计出鱼群的大致数量;根据推测的鱼群数量与种类,及时地向养殖池塘中补充放养相应的鱼种,保证池塘中有合适的鱼类与数量。
   
    4、 预防疾病
    在鱼类饲料中饲料中每吨添加酵母免疫多糖3~5公斤,连续投喂25天,不仅可以提高养殖鱼类对各种病原感染的抵抗力,还可达到提高鱼类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增强养殖鱼类对应激性因子刺激的抵抗力的目的。
   
    总之。灾后需要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与方法、选择质量可靠的饲料,科学地预防鱼类的各种疾病,精心地喂养,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取得良好的水产养殖效益。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