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测试+5现代化秋收上演“农机秀”

测试+5现代化秋收上演“农机秀”

发布时间:2016-07-22 11:01:00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47)  评论:0   赞:0
[导读]10月14日,榆树市环城乡万龙村一片农田里机声隆隆。榆树市秋季农机作业现场会正在这里举行。会上,玉米籽粒收获、秸秆打捆、深松、深翻四大类16台(套)农机以田野为舞台,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秋收秀”。伴着轰鸣声,两台…

 

  10月14日,榆树市环城乡万龙村一片农田里机声隆隆。榆树市秋季农机作业现场会正在这里举行。会上,玉米籽粒收获、秸秆打捆、深松、深翻四大类16台(套)农机以田野为舞台,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秋收秀”。

  伴着轰鸣声,两台红色的大型玉米籽粒收获机开进玉米地,一次性完成摘穗、剥皮和脱粒作业,将玉米棒变成了金灿灿的玉米粒。“这两台机器都是我们合作社的,是美国产的最新籽粒收获机,每台价值99万多元。”在一旁观摩的榆树市环城乡农家乐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东新骄傲地说,合作社有四台这样的玉米籽粒收获机,每台每天可收获20公顷玉米。

  玉米籽粒收获机很快完成了一块地的收获,搂草机和秸秆打捆机随即驶入田里,迅速将剩余的玉米秸秆打捆后运出。

  随后,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液压翻转犁开始深松、深翻作业,将地面残留的玉米秸秆茬还田,翻出黑黝黝的泥土。“我驾驶的这台深松机春秋都能用,深松的深度能达到30到50厘米,一天可以作业10多公顷。”农机手介绍说。

  看着先进农机轮番登场,收获、深松等作业一气呵成,在场的农民不禁发出阵阵赞叹。“今天见识了很多新农机,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榆树市晨辉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刘臣说,由于没有配套的机械和技术,处理玉米秸秆一直是一个难题。在今年的秋收中,合作社将使用机械作业,让玉米秸秆一半还田、一半打捆,把困扰他的难题彻底解决掉。

  “推广保护性耕作,进行机械收割、深松、深翻是保护黑土地的有力措施。”榆树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榆树市有2600多台玉米收割机投入到秋收作业中,预计今年玉米机收率将达到70%。同时,今年秋收中,榆树市还在连续实施2至3年的保护性耕作地块进行深翻作业,将玉米秸秆扣在30厘米以下的耕层内,实现秸秆全量还田。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