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甘肃韦思清:领着农民致富的“苹果大王”

甘肃韦思清:领着农民致富的“苹果大王”

发布时间:2016-07-22 08:43:11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46)  评论:0   赞:0
[导读]在会宁县头寨子镇,提起“苹果种植大王”韦思清,可谓人尽皆知。头寨子镇俗称关川,当地独特的富硒特性和弱碱性土壤地理条件成就了关川苹果的优良品质。然而,长期以来,这里却以种植小麦为主,乡亲们生活过得紧紧巴巴…

  在会宁县头寨子镇,提起“苹果种植大王”韦思清,可谓人尽皆知。

  头寨子镇俗称关川,当地独特的富硒特性和弱碱性土壤地理条件成就了关川苹果的优良品质。然而,长期以来,这里却以种植小麦为主,乡亲们生活过得紧紧巴巴的。

  从1990年起,不安于现状的韦思清开始种植苹果。由于不懂得修剪技术,他种植的20亩果树直到2002年才开始挂果。等将收获的苹果拿到市场上卖时,商贩告诉他,这些苹果品种早就“落伍”,信心满满的他一下蒙了。那年老韦的苹果大多送给了亲朋好友。他也一度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不服输的性格使他毅然坚持了下来。2002年,天水师范学院的教授来镇里举办了一次果树种植的讲座。听完讲座后,他才知道原来种植苹果,还有那么多讲究。“必须调整种植品种结构,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修剪,什么时候打药……都有它特定的时间。”韦思清说。

  回到家后,老韦便长了“心眼”,不但学习相关书籍,还利用农闲时节到天水、陕西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学到的知识,老韦引进红富士、新红星等新品种,将自己的20亩果树全部重新进行嫁接,并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着果树。2006年,嫁接的新品种熟了,个大味甜,那年老韦的苹果卖了7万多元,是平时种植小麦收入的10倍。依靠技术栽植果树使老韦走上了致富路,现在他的果园面积已经达到30亩,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

  在自己种植苹果尝到甜头时,老韦念念不忘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乡亲们。在他的带动下,全镇有400多户种植了果树,果园面积达2000多亩,每年户均收入在5万元以上。目前该镇种植苹果从共丰村扩展到小寨、头寨、成牟、三百户等村,7000亩的种植基地初具规模。

  为了将苹果产业做大做强,去年老韦成立了“头寨子镇果品专业协会”,以“协作社+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进行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每年协会还聘请专家教授为种植户讲授果树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有了协会做支撑,不愁果子卖不上好价钱。” 他说。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