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南宁:异形水果真的能吃吗?

南宁:异形水果真的能吃吗?

发布时间:2016-07-21 16:11:47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305)  评论:0   赞:0
[导读]【导语】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陆续见到很多看上去和它们的同伴长得不太一样的水果。比如披着杏“外衣”的桃子,红色果皮的杂交梨,大个头的无籽儿葡萄等。这些水果是怎么来的?真的能吃吗?对此,上海农科…

  【导语·】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陆续见到很多看上去和它们的同伴长得不太一样的水果。比如披着杏“外衣”的桃子,红色果皮的杂交梨,大个头的无籽儿葡萄等。这些水果是怎么来的?真的能吃吗?

  对此,上海农科院林果所研究员蒋爱丽表示,虽然很多新品种的水果和蔬菜看上去和普通果蔬不同,也容易引人怀疑,但是其实大部分的培育原理和杂交水稻差不多,都是杂交育种之后经过十几代的培养,选取需要的品种进行大规模育种。目前真正大规模育种的特殊品种主要包括以下类别:1、无核瓜果;2、一年多熟的瓜果蔬菜。比如双季板栗、双季花生、双季红薯;3、在颜色、品质、产量、成熟期、适种区域等多方面异于普通瓜果蔬菜的新品种。

  “很多人担心新的特型的蔬果品种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的,这种想法是因为对目前最先进的农业知识缺乏了解。杂交技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育种方式,也是目前育种技术中最常用的方式。通过农业技术的发展,可以得到很多超越常人想象力的杂交品种,而且很多已经被端上餐桌。”

  蒋爱丽表示,现在很多消费者遇到一些个头偏大,但是口感可能不佳的水果都会想到膨大剂、催红剂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认为是施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使得蔬果快速生长,导致口感不佳。但这样的想法实际并不科学。

  对于生活中一些形状怪异的水果,比如心形的橘子,葫芦状的西瓜等,蒋爱丽表示,这种异形水果往往是通过两种途径产生:如果是形状不规则,一般是在授粉和施肥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均衡的情况,一些水果会因此出现个体变化,或者因为成长过程中环境的因素,比如外力磕碰,使得果肉组织生长不均匀。但是这种情况往往只发生在极少数的个体上。

  另一种情况就是人为培育,在水果还是比较小的时候通过模具定型,然后成长过程中再对模具进行调整,根据植物的可塑性改变果实的外观。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异形水果在市场上比较多见,但这些都不能断定是否过量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

  蒋爱丽表示,近几年国内外都曾经举办过很多巨型蔬果的比赛和展示,这些蔬果的大小可能超出人们的想象,甚至能达到同种蔬果的十几倍。那么这些巨型蔬果能吃吗?理论上是可以吃的,但为了追求巨大化在营养和口感上可能不如普通的蔬果。而且这些巨型蔬果往往是作为比赛或者观赏用,并不是作为育种用,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