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蒲城酥梨挺进品牌时代——陕西果业转型中的蒲城探索

蒲城酥梨挺进品牌时代——陕西果业转型中的蒲城探索

发布时间:2016-07-21 16:03:50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476)  评论:0   赞:0
[导读]【导语】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中华名果”之称,“吃一口、流一手”的蒲城酥梨正在通过实施品牌战略规划,进而完成内在品质与外在形象的华丽转身,这是蒲城县果业升级转型过程中的最大亮点。今年,该县与浙江大学中国农…

  【导语·】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中华名果”之称,“吃一口、流一手”的蒲城酥梨正在通过实施品牌战略规划,进而完成内在品质与外在形象的华丽转身,这是蒲城县果业升级转型过程中的最大亮点。今年,该县与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共同制定了《蒲城酥梨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蒲城酥梨的品牌时代已悄然来临。  

  用品牌优势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 

  蒲城,八百里秦川历史名城,世界优质酥梨最佳生长带。海拔、光热、温度、降水,大自然的黄金组合,十万户梨农的用心栽培,成就了爽口的蒲城酥梨。经过几十年发展,蒲城酥梨面积达25万亩,涉及14镇10万果农,总产量40多万吨,产值近10亿元。以蒲城酥梨为引领,苹果、西瓜、红提葡萄和桃、杏、樱桃等各类水果竞相发展,全县水果面积跃至60万亩,果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强力引擎。

  蒲城酥梨,值得骄傲的一张名片。早在1998年,蒲城就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酥梨之乡”荣誉称号。2006年,蒲城又被列入全国特色农产品(酥梨)区域布局规划优势产区,同年被评为全国“果品基地重点县”。2012年,蒲城酥梨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3年蒲城通过“国家级酥梨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县”认证;2014年,蒲城又荣获“品牌农业示范县”称号。 

  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对蒲城酥梨品质的充分肯定,是县委、县政府多年矢志不渝、千方百计提升酥梨果品质量、形象的必然结果。但蒲城决策层敏锐而清醒地认识到,酥梨产业还存在一些软肋:如“具有一定规模,但仍为弱势产业”、“果农老龄化,人才不足”、“规模企业稀缺”……其中最根本的是缺少统一的品牌形象、包装和产品诉求。像在2013年,蒲城酥梨销售形势喜人,尤其是春节后酥梨价格比前两三个月接近翻番,果农、果企喜笑颜开。2014年,酥梨形势面临波诡云谲的市场新挑战,销售从中秋节前的看好到节后逐渐遇冷,市场的变化让果农、果企心中难以平静。  

  如何让蒲城酥梨更好适应市场变化,蒲城酥梨品牌战略应运而生。县果业局局长王胜利坦言:“蒲城实施品牌战略规划,根本目的就是要用品牌优势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把蒲城酥梨从生产导向型产业转化为市场导向型产业,从自然分散型产业转化为集聚型品牌产业,从单一利用型产业转化为全价利用型产业。” 

  10月23日,蒲城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展开校地合作成立的蒲城酥梨试验站正式挂牌,意在把蒲城建成酥梨产业全国领先的技术与应用实践的桥头堡,希望通过进一步合作,培育优质蒲城酥梨苗木,开发酥梨贮存和深加工技术,有效解决贮存难题。这正是蒲城酥梨品牌战略中的一步实招。 

  构建全方位品牌体系 

  蒲城县副县长陈飞说:“我们已确立了一个长期战略目标,就是发展蒲城酥梨品牌,提升酥梨效益、实现产业升级,建设中国酥梨品牌领军县发展区域经济。” 

  一个全方位的蒲城酥梨品牌战略体系正在蒲城全面构建。  

  措施之一:闪亮的品牌标志。一改过去果品品牌的散、杂局面,蒲城今年重新设计制作了统一全新的品牌标志。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简洁明快、大方醒目,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标志主体以黄绿两色搭配,用简洁的国画写意手法将蒲城首位大写字母“P”、“C”抽象变形勾勒出酥梨形象,并配有著名书法家题写的“蒲城酥梨”四字及英文名称。除此,蒲城聘请专家经过反复商讨,提炼确定了“蒲城酥梨,多汁多润”作为品牌广告语。以此为基础,有关蒲城酥梨的包装箱、名片、信封、手提袋等设计方案也已成型,系列品牌主题宣传活动逐步展开。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