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我国果品种植产业市场结构探析

我国果品种植产业市场结构探析

发布时间:2016-07-21 15:14:30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97)  评论:0   赞:0
[导读]中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总收获面积和产量以及多种水果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中国并非水果贸易强国。2012年我国水果产量为24056万吨,2013年为24135万吨,增长率达到0.3%。  尚普咨询行业分析师指出:果品产业是…

  中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总收获面积和产量以及多种水果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中国并非水果贸易强国。2012年我国水果产量为24056万吨,2013年为24135万吨,增长率达到0.3%。  

  尚普咨询行业分析师指出:果品产业是我国种植业中的第三大产业,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种植结构单一增加了市场风险,而从具体品种看,种植结构单一的矛盾也非常显著。以梨为例,目前我国梨产业品种不合理有三个表现:一是鲜食与加工品种比例不协调,前者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总体的95%以上;二是品种熟期结构搭配不合理,砀山酥梨、金花梨等晚熟品种栽培偏多,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三是品种单一,砀山酥梨、鸭梨、雪花、金花一直是四大晚熟当家品种,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到全国的2/3。

  种植结构单一造成了两方面的风险:一是水果成熟期过于集中,极易造成产量过剩,导致市场销售压力大,果农叫苦连天,政府疲于奔命,且容易因果贱伤农而引发社会矛盾。二是放大了加工能力滞后的矛盾。  

  水果商品化处理是水果采收后的再加工再增值过程,包括挑选、分级、清洗、打蜡、催熟、包装等环节,可最大限度地保持其营养成分、新鲜程序并延缓其新陈代谢过程,延长其贮藏寿命,实现优质优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近些年来中国水果品后商品化处理虽有较大改进,但仍有很大差距。一些果农和经销商的商品意识不强,处理设施落后,包装不规范等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在贮藏保鲜环节也相当滞后。以苹果为例,先进国家苹果贮藏能力一般在总产量的60%以上,贮藏方式以气调贮藏和恒温贮藏为主,采后商品化处理几乎为100%,苹果采摘后到上市销售全程冷链控制。而我国苹果贮藏能力仅为总产量的20%左右,商品化处理率不足5%。  

  商品化处理等加工能力滞后反过来又放大了种植结构失衡的矛盾,同时也不利于中国水果提升附加值。专家认为,商品化处理是促进果品营销,提高产品增值的重要环节,但我国水果产业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这样水果不仅容易腐烂,而且由于外观质量差,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价格难已得到有效提升。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