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枇杷保鲜法-农业知识百科之十二

枇杷保鲜法-农业知识百科之十二

发布时间:2016-07-20 15:30:14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25)  评论:0   赞:0
[导读]本网小编为您提供全面可靠的百科常识,为您的生产、养殖、种植等工作提供技术、方法和经 验的理论支持,帮助您在农业生产中获得成功。今天介绍的农业百科知识是枇杷保鲜法。枇杷果肉柔软多汁,且又成熟于初夏高温多雨…

 本网小编为您提供全面可靠的百科常识,为您的生产、养殖、种植等工作提供技术、方法和经
验的理论支持,帮助您在农业生产中获得成功。今天介绍的农业百科知识是枇杷保鲜法。

    枇杷果肉柔软多汁,且又成熟于初夏高温多雨季节,故一般条件下难于贮藏和长途运销,致使鲜果集中上市,果价大跌,未销完者出现大量烂果,从而严重制约了枇杷的发展。于1993-1996年开展了枇把贮藏保鲜研究,并于1997年将该技术应用于生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材料

    天晴3天后采收解放钟、太城4号枇杷果实,采时留果柄。选果色橙黄、无病虫和损伤的果于普通洁净冷库贮藏。自配保鲜剂(主要成分为高锰酸钾和含Fe、K、C等的碱性载体,两种成分比为高锰酸钾:载体=1:2)。

    2.处理方法

    采收的果实置于洁净、通风阴凉处,用排风扇进行1.5-2小时风冷,然后装入外套PE(即聚乙烯膜袋)的塑料筐内,每筐装果22.5-25kg。果面上放定量保鲜剂,盖上塑料筐盖,立即运进经过24小时预冷的冷库中降温。当库温降到5℃以下,用真空泵对聚乙烯袋(厚度40-60μm,若有热合条件,选用80μm更佳)抽气减压,抽至膜袋紧紧压附果筐为止,用橡皮筋紧扎袋口,谨防空气漏入;接着有序地码垛;再将库温降到1.5±0.5℃,进行恒温贮藏。

    对照为把经过风冷预贮的果实装入塑料筐中,每筐装量与保鲜处理相同,不作其他处理,与保鲜处理同置一冷库中。分别测定贮藏环境(PE袋内)二氧化碳、氧气的浓度及枇杷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及脂肪的含量。

    二、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枇杷经保鲜处理,贮藏45天后,贮藏环境PE袋内二氧化碳含量为10.1%-10.3%,氧气含量为2.9%-3.2%,果实水分自然散失率0.5%-0.8%,好果率99.8%-100%,不出现皱缩现象,感观鲜度、果皮可剥度、果肉柔度、食用口感均与鲜果无异。对照贮藏30天,果实水分自然散失率高达30.1%-30.5%,腐烂率100%,果皮无法剥离,果肉僵硬(指没有腐烂部分),果实鲜度极差,且伴有浓烈异味,完全失去了食用价值。

    试验还表明,解放钟、太城4号经45天贮藏保鲜,可溶性固形物由贮前的8.4%、8.2%分别降至8.2%、8.0%;可滴定酸含量由贮前的0.48%、0.5%降至0.46%、0.48%;维生素C含量由贮前的6.01%5.93mg/100g降至5.87%、5.77mg/100g;蛋白质含量由贮前的0.43、0.41g/100g降至0.41、0.39g/100g;脂肪含量均由100mg/100g变为95mg/100g。贮藏前后各营养成分变化不大,说明枇杷完成贮藏后,基本上仍保持了原有品质。

    采收的枇杷经风冷预贮后,装入外套PE袋的塑料筐内,应用保鲜剂、减压、低温等技术措施,保鲜45天,失水率几乎为零,好果率100%,果实主要品质指数维持在较佳水平上;感观鲜度、果皮可剥度、肉质柔度和食用品质风味均与鲜果无异。延长了枇杷鲜食期,调节了市场供应,每千克销售价可达8元,扣除成本,纯收入达3.5元。果实出库前对冷库进行缓和升温(从1.5±0.5℃升至近于常温)处理,发运时卸去PE袋和保鲜剂。实践证明,保鲜果实运到销地后,果实色泽鲜度仍基本保持不变。该技术操作简单,投资少,见效快,经保鲜过的果实无药物污染,符合卫生标准。

    希望小编的上述有关枇杷保鲜法的推荐能给您带来启发。(夏意编辑)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