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液体肥落地不单纯是个技术活

液体肥落地不单纯是个技术活

发布时间:2016-07-20 10:07:31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98)  评论:0   赞:0
[导读]内蒙古自治区土肥站站长郑海春 内蒙古地区水资源缺乏,全区近70%的耕地为旱地,同时粮食主产区化肥投入过量,以赤峰、通辽为例,两市耕地面积只占全区的29%,而化肥用量占全区的44%,农业资源的限制与环境的约束日益趋紧。 …

内蒙古自治区土肥站站长郑海春

内蒙古地区水资源缺乏,全区近70%的耕地为旱地,同时粮食主产区化肥投入过量,以赤峰、通辽为例,两市耕地面积只占全区的29%,而化肥用量占全区的44%,农业资源的限制与环境的约束日益趋紧。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积极响应化肥零增长行动,提出实施“控肥增效”“控水降耗”“控药减害”“控膜提效”四大行动。为此,水肥一体化技术成为推动内蒙古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喷灌、滴灌已超1500万亩,占到全区水浇地面积的1/3左右,并呈逐年稳步增加之势。

水肥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水溶性肥料的快速跟进。目前液体肥料市场发展迅速,产品繁多,但在推广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液体肥料售价较高,老百姓不愿购买。二是液体肥配方不够灵活,多数延续了固体肥料的配方,同时缺乏专用性,同一配方的液体肥从作物出苗一直用到收获,各时期养分含量没有差别,这不符合作物养分需求规律。三是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受限。四是目前肥料市场上,种类杂、包装说明不规范、误导消费者等现象时有出现,农民难以辨别,肥料市场有待规范。五是农民对液体肥料的认识不够,有的农户按照使用尿素的模式施用尿素硝铵溶液,不仅没有发挥液体肥料的优势,还增加了种植成本。

今年我们将在全区打造20万亩控肥增效核心示范区,将液体肥应用列为重点推广技术之一。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推动本地肥料企业产业升级,完善液体肥生产、运输及销售体系,例如内蒙古辽中京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率先在赤峰市范围内建起了从液体肥生产,到罐体车运输,再到田间加肥站的产业链条,降低了仓储、运输、包装等成本。相关农业部门也将加快明确液体肥专用配方,一方面为肥料生产企业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为农民提供指导。今年,内蒙古制定了化肥用量减少10万吨、亩均节本增效10%的发展目标,而科学合理地制定肥料配方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同时,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150万亩,以带动水溶性肥、液体肥发展。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