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产业“金钥匙”邂逅数字“新赛道”,看“三农”发展的“济南答卷”

产业“金钥匙”邂逅数字“新赛道”,看“三农”发展的“济南答卷”

发布时间:2025-09-19 16:47:29   来源: 济南报业全媒体  采编:李震    阅读:(917)  评论:0   赞:0
[导读]从传统农人到“银发网红”,从田间地头到数字云端,一幅以特色产业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和深化农村改革为笔触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当数字化管理、云端销售等新模式为“三农”插上科技之翼,美丽乡村的新画卷跃然于广袤田野上,澎湃出济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清晨的阳光洒在济南南部山区的果园里,71岁的刘长岭正向直播间的观众展示着其独创的果树修剪法。这位有着40多年种植经验的“老农人”,如今已成为当地运用新技术带动产业升级的典型代表。

从传统农人到“银发网红”,从田间地头到数字云端,一幅以特色产业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和深化农村改革为笔触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当数字化管理、云端销售等新模式为“三农”插上科技之翼,美丽乡村的新画卷跃然于广袤田野上,澎湃出济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产业“金钥匙”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的省会城市,济南的特色农产品数不胜数。从长清寿茶、曲堤黄瓜,到龙山小米、莱芜生姜、商河花卉,济南的品牌农产品涵盖粮油食品、精致果蔬、特色肉类、优质水产、健康药茶等多个品类,这背后,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生动写照。

平阴玫瑰为例。数据显示,平阴玫瑰栽培品种达50余个,面积6万余亩,年产量2万余吨,玫瑰产品涉及食品、药品、酒品、饮品、家纺、保健品、化妆品、工艺品等8大系列140多个品种,广受市场欢迎。平阴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玫瑰之乡”“中国玫瑰之都”,“平阴玫瑰”连续两年晋级全国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

围绕玫瑰产业发展,平阴县先后扶持壮大了40余家玫瑰加工企业,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家,形成了“芳蕾”“紫金”“花养花”等十几个知名企业品牌,带动全县种植户2万余户。

平阴县玫瑰镇种植户清晨采摘玫瑰花

章丘大葱同样表现亮眼。最新数据显示,章丘大葱常年种植面积11万亩、年产量60万吨、产值17亿元左右,是章丘农业的靓丽名片。在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后,章丘大葱先后获得“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7年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与平阴玫瑰、菏泽牡丹、日照绿茶、德州扒鸡等一道获评山东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支撑,也是实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平阴玫瑰和章丘大葱的“走红”,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也为济南推动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提供了“样本经验”。新黄河记者从济南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济南深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到383家、营业收入达304.7亿元,全市农产品出口额达39.7亿元。

村居“幸福门”

广袤田野、瓜果飘香,和谐村居、生态优良。特色产业的发展,往往能为片区产业融合奠定基础,驱动片区资源的深度拓展。

矗立在玉符河南岸远眺,石崮山的美景映入眼帘,置身于山环水绕的画廊,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玉符河的妩媚。今年2月,市中区启动“玉符泉源”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建设。根据规划,党家段玉符河及沿线11个村庄将连片打造。目前先期4个村的打造基本完成,1.2公里长的滨河道路,3400平方米生态透水小径,5500平方米林下特色生态露营地面向市民开放。风情花园、乡居民宿、景区焕新……生态玉带“串起”一条富民链。

市中区玉符河西侧生态露营地

近年来,济南重彩绘就生态底色,打造有形象的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依托北部平原、南部山区、中部城郊区、沿黄和沿湖等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等特点,打造具有泉水韵、黄河情、湖光美、山川秀和生态底色、产业成色、文化特色、保障本色、党建亮色的“四韵五色”泉韵乡居特色品牌。

据济南市农业农村局消息,济南梯次谋划推进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建设,今年高标准建成市级以上片区21个,完成23个省级和美乡村建设任务。

此前,济南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开展泉韵乡居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十大行动的实施意见》,旨在建成具有泉水韵、黄河情、湖光美、山川秀和生态底色、产业成色、文化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今年上半年,济南新启动建设莱芜区“齐鲁情·映山红”、章丘区“明山绣水”等10个市级以上片区,其中5个已基本建设完成。23个省级和美乡村建设任务中,12个村已完成建设。

章丘区“明山绣水”片区千亩香稻基地

行走在济南的村落之间,处处亮丽整洁。在这里,生态在此并非被保护的客体,而是与村居生活交织的血脉——人们顺应四时而作,土地回报以丰饶,万物在呼吸间达成默契。这种魅力,藏在每一颗露珠折射的晨光里,每一缕吹过麦田的风中,每一个朴素而安稳的梦里。

乡亲“致富路”

强村富民,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是济南“三农”工作的目标之一。

今年1月23日,济南市举办第二届农村“三变”改革百村分红大会活动,14.2万人次入社成员获分红1.5亿元,共享改革带来的红利。

所谓“三变”,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近年来,济南紧紧围绕“三变”改革,管好用好农村集体资产,狠抓村庄改革创新赋能,加大闲置资源盘活力度,加快推动兴业、富民、强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进程。

绣江河滋养的济南市章丘区明水街道吕家村,引泉造景,花草成圃,呈现出“绿树成荫、小河流淌”的美丽景色。通过发展农文旅项目,吕家村与明水古城形成联动效应,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千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万元。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产业融合让土地生金,吕家村村民成了名副其实的“三薪农民”。

章丘区明水街道吕家村欢乐堡

“2021年,村里召开了‘三变’改革股东大会暨首次股东分红大会,分红总额为246.7万元,不但壮大了集体经济,更提升了村民的收入与幸福感。”吕家村党委书记王辉介绍称,自从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建设以来,吕家村积极引进绣江城市营地和小楼花市两个投资均过亿元的项目。项目建成后,能带动200余人家门口就业,集体增收200余万元。

今年上半年以来,通过大力发展联村共富产业,统筹推进“一村一业、一村一策”“千企兴千村”行动,济南对1642家联村企业实行动态管理,谋划储备产业项目146个、总投资额达18.76亿元。截至今年7月,全市4268个村已开展“三变”改革,718个村通过市级验收。通过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以保底收益、订单带动、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值得一提的是,济南数字乡村建设步伐正不断加快。如莱芜区逐步开发了“1+9+N”数字乡村体系,基本建成“三农”协同应用平台,智慧农业从蔬菜、水果、中草药加快向大田作物推广。今年3月份,莱芜·遥晟01、02号卫星顺利发射升空,将构建天地互联的“智慧神经网络”,实现从“靠天种地”到“知天而作”的跨越。

莱芜区中科北斗数字农业示范基地

编后

从平阴玫瑰的芬芳到章丘大葱的挺拔,从玉符河畔的泉韵乡居片区到绣江河畔的“三变”改革分红大会,济南的乡村正进行着一场深刻而温暖的蜕变。这里的故事,不再仅仅是春华秋实的传统叙事,更是一幅用产业升级、生态宜居和数字革新共同绘就的现代乡村振兴画卷。土地正回报以更大的丰饶,而农民,正成为这场变革中最直接的受益者和主角。未来,随着数字翅膀的持续振动和改革活力的不断释放,济南的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让更多的“金招牌”熠熠生辉,让更多的“安居梦”照进现实。

摄影:王锋 王汗冰

文章分类: 政策动态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