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是喜温作物,生长适温为15℃-25℃,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蔬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土豆对光照时长要求较高,每天需要8-10小时的光照时间。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促进土豆的生长和块茎形成。那么土豆的生长周期多少天?
土豆的生长周期多少天?
发芽期从播种到出苗,一般需要15-20天。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5℃-20℃,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幼苗期从出苗到现蕾,一般需要20-30天。此阶段土豆的根系和茎叶生长较快,需保证充足的光照和适量的水分。现蕾期从现蕾到开花,一般需要10-15天。此阶段土豆的花蕾逐渐增大,需保证充足的养分供应。开花期从开花到块茎形成,一般需要20-30天。此阶段土豆的花朵开放,花粉传播,块茎开始形成。块茎形成期从块茎形成到成熟,一般需要30-40天。此阶段土豆的块茎逐渐膨大,需保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成熟期当土豆的茎叶枯黄,块茎表面形成较厚的木栓层时,即可收获。一般在播种后90-120天左右成熟。
不同品种的生长期:早熟品种生长期较短,一般在播种后约60-70天即可收获。中熟品种大约需要80-100天。晚熟品种则需要120-150天或更长时间。
土豆种植需要哪些条件?
一、温度条件
土豆是喜温作物,生长适温为15℃-25℃。块茎形成和膨大的最适温度为16℃-18℃。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4℃-5℃,最高温度为35℃-40℃。在生育期间,温度低于10℃或高于30℃会影响土豆的生长和块茎形成。土豆幼苗能耐受短期的零下2℃-3℃低温,但块茎在0℃以下会受冻。
二、光照条件
土豆是喜光作物,对光照时长要求较高,每天需要8-10小时的光照时间。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促进土豆的生长和块茎形成。土豆对光照强度要求较高,尤其是在块茎形成期,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块茎的膨大。
三、水分条件
土豆耐旱能力较强,但在生长期间仍需适量的水分。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宜。
发芽期需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萌发。块茎形成期需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促进块茎的膨大。收获前1-2周应减少浇水,使块茎表皮老化,减少收获时的损伤。
四、土壤条件
土豆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为最佳。土壤pH值在5.5-7.0之间最为适宜。土豆需肥量较大,每亩需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50-60公斤。钾肥对土豆的生长尤为重要,每亩需施用硫酸钾15-20公斤。土豆适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长,pH值在5.5-7.0之间最为适宜。
综上,土豆的生长周期因品种、气候、土壤条件、种植方式等多种因素而异。一般来说,土豆从播种到收获大致需要90-150天。
关于土豆的生长周期多少天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