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生长周期短、耐寒能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通过科学管理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早稻的产量和品质也在不断提高。下面一起了解下早稻的生长期一般是多少天?
早稻的生长期一般是多少天?
早稻的生长期一般为90-120天。具体天数会因品种、种植区域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有所不同。在华南地区,早稻的生育期可能缩短至105天左右。而在长江流域,一般需要110-115天。
早稻的种植条件有哪些?
1、气候条件
温度:早稻是喜温作物,对温度要求较高。播种时,气温需稳定在12℃以上,否则易出现烂秧、死苗现象;栽插时,气温需在17℃以上;孕穗期气温需在17℃以上,否则颖花退化,不实粒增加;安全齐穗期适宜温度为22℃-35℃,若连续2天低于22℃或高于35℃,会导致空壳瘪谷增多、结实率下降;灌浆结实期适宜温度为23℃-28℃,若温度低于13℃-15℃或高于35℃,会影响物质运转和呼吸消耗,导致灌浆缓慢。
光照:早稻是喜阳作物,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早稻单叶饱和光强一般在3万-5万勒克斯左右,群体的光饱和点随叶面积指数增大而变高,最高分蘖期为6万勒克斯左右,孕穗期可达8万勒克斯以上。因此,持续的寡照天气会影响稻谷的生长发育。
降水:早稻全生长期需水量一般在700-1200毫米之间,大田蒸腾系数在250-600之间。早稻在开花期蒸腾量最高,在返青期、减数分裂期、开花与灌浆前期受旱减产最严重。
2、土壤条件
土质:早稻种植的理想土质是表土深厚且吸收力强,心土渗透力适度,且表土下有枯土层,利于保持肥料和水分。
土壤肥力:土壤需肥沃、疏松、排水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以便保证土壤养分充足。
土壤酸碱度:早稻育秧土要求pH值在4.5-6.0,不超过6.5。
3、水分条件
灌溉水源:早稻对水分要求最高,种植地需有充足且稳定的水源,以满足其生长期间的灌溉需求。
排水条件:早稻田需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避免积水导致根系缺氧和病害滋生。
综上,早稻的生长周期较短,适合在双季稻区作为早稻种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为晚稻的种植腾出时间。
关于早稻的生长期一般是多少天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