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是著名的乌龙茶品种,具有独特的品质和特点,外形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带宝色或油润,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锐、浓长或幽、清远。那么大红袍哪里产地?
大红袍哪里产地?
据悉,大红袍的正宗产地是福建省武夷山市,特别是武夷山东北部的天心岩(峰)下的九龙窠。这里峰峦叠嶂,峡谷纵横,独特的丹霞地貌和岩石风化的土壤富含丰富的矿物质,为大红袍茶树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自然条件。
九龙窠位于武夷山风景区内,海拔600余米,年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在80%左右,四季气候温和,年均气温约18.5℃。土壤由酸性岩石风化而成,富含矿物质,为茶树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山间溪涧飞流,云雾缭绕,茶园多在岩壑幽涧之中,日照较短,气温变化小,无风害。
大红袍母树位于九龙窠的高岩峭壁上,共有6株,树龄已达千年。这些母树生长在岩壁的石罅中,终年有泉水滴落,滋润茶树。据了解,从2006年起,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母树,国家有关部门停止了对母树的采摘。
除了九龙窠的母树,大红袍的种植范围已扩展到武夷山的其他岩茶产区。这些产区的茶树多由九龙窠母树扦插繁殖而来,保持了母树的优良品质。
大红袍和正山小种的区别
1、茶类
大红袍属于乌龙茶(青茶),是半发酵茶。正山小种属于红茶,是全发酵茶。
2、产地
大红袍产自福建省武夷山市,核心产区为武夷山风景区内的正岩景区一带。正山小种产自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一带,核心产区为桐木村及其周边地区。
3、制作工艺
大红袍制作工艺包括采摘、晒青、凉青、摇青、杀青、揉捻、初烘、复烘等步骤。摇青是形成大红袍独特香气的关键步骤,通过摇动使茶叶边缘产生轻微破损,促进茶叶内含物质的氧化,从而形成特有的岩骨花香。正山小种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传统正山小种采用松针或松柴熏制,使茶叶带有明显的松烟香。现在也有无烟小种,以桂圆香、花蜜香更为典型。
4、风味
大红袍茶汤颜色橙黄明亮,香气馥郁,有兰花香、果香和炭火香等,口感顺滑,回甘持久,具有独特的“岩韵”。正山小种茶汤呈深红色,入口醇厚,带有松烟香和桂圆香,口感鲜甜,回味甘甜。
5、外观
大红袍干茶条索紧结、壮实,色泽褐绿或带宝色。正山小种干茶条索紧细,色泽乌润。
总之,大红袍的独特品质与其产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武夷山的特殊地理条件为大红袍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于大红袍哪里产地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