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注重养生,很多珍稀食用菌品种被越来越多消费者关注,像竹荪就是,竹荪含有丰富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子实体压扁长条形,长10-20厘米,表面白色至黄白色,菌盖钟形。人工种植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竹荪多久采摘一次?
竹荪多久采摘一次?
竹荪的采摘周期通常集中在每年的6月份左右。在一天中,竹荪的采摘最佳时间是早上7-8点。由于6月份天气不稳定,气温变化较大,因此采摘前需要准备好充足的人手,以缩短采摘时间。如果人手不足,可以在竹荪还未破口前进行采收,每天分3次进行。竹荪的生长速度非常快,所以及时采摘非常重要。
竹荪和竹笋有啥区别?
1.生物分类
竹荪属于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的食用菌类。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
竹笋是禾本科植物毛竹等多种竹的幼苗,去竹箨可食部分。竹笋为竹子的幼芽,一般较为粗壮,形状为圆锥形,外表呈褐色,顶尖为嫩绿色,外壳有如丝般细小的毛,外壳的皮层较多。
2.形态特征
竹荪幼担子果菌蕾呈圆球形,具三层包被,成熟时包被裂开,菌柄将菌盖顶出,柄中空,高15~20cm,白色,外表由海绵状小孔组成;菌盖生于柄顶端呈钟形,盖表凹凸不平呈网格,凹部分密布担孢子;盖下有白色网状菌幕,下垂如裙,长达8厘米以上。
竹笋竹笋的纵切面可见中部有紧密重叠的横隔,相当于竹秆的节隔,两隔之间就是竹秆的节间;包裹在横隔周围的是肥厚的笋肉,相当于竹秆的秆壁;包裹在笋肉外围的竹箨是一种变态叶。
3.生长环境
竹荪多产于高温高湿地区,通过菌丝分解腐竹类的有机物质取得营养。竹笋生长于竹子的地下茎(竹鞭)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主要生长于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省。
综上就是竹荪采摘次数以及竹荪和竹笋区别的介绍了,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这几年人工种植竹荪的人多了起来,你们吃过竹荪吗?
关于竹荪多久采摘一次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