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3秒响应,首款农业AI惠小农年服务农民超千万

3秒响应,首款农业AI惠小农年服务农民超千万

发布时间:2024-06-28 09:29:24   来源: 凤凰网  采编:编辑567    阅读:(24659)  评论:0   赞:0
[导读]进入夏季,对消费者来说意味着可以享受“瓜果飘香”的美好,但对农户来说一方面有作物快速增长、瓜果成熟的喜悦,另一方面也需要担忧越来越频繁的极端气候带来的生产挑战与威胁。像今年汛期(5月-9月)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多地日降雨量突破6月极值,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涝重于旱。

进入夏季,对消费者来说意味着可以享受“瓜果飘香”的美好,但对农户来说一方面有作物快速增长、瓜果成熟的喜悦,另一方面也需要担忧越来越频繁的极端气候带来的生产挑战与威胁。像今年汛期(5月-9月)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多地日降雨量突破6月极值,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涝重于旱。

目前,全国共有农技推广机构5万余个,约50万人,然而,他们却需要守护着5亿多农民的“种养梦”和祖国粮食安全,人均服务比超过1:10000,面临着严重的供需错位。尤其是,许多农技专家分散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上市公司、行业协会等,推广农技全凭“一张嘴”和“两条腿”,要做到各个行业全面覆盖,迅速回复农民提问,专业指导操作很难。农民渴求解决多样化种养难题和农技专家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将是过去及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农业领域中比较突出的矛盾。

作为国内领先的农业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惠农网在解决农产品销售和产业发展问题的同时,早就目光聚焦到了创新农技推广方式上,于2019年1月29日推出农技学堂。

惠农网农技学堂,主要分为农技专家问答、精品视频课程、在线直播课程、农技资讯学习四大内容板块,为广大种养户、农场主等提供在线农技知识服务。其内容涵盖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包装仓储、农资农机四大领域,涉及禽畜、蔬果等类目的2000多个农产品品种,旨在为广大农友解决种养难题,致力于农村知识扶贫,真正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虽然互联网能快速打破服务边界,提升服务效率,但农业农村大数据与工业大数据不同,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多样性、周期性、体量大、模块多等特点,相对来说农业领域的大数据产品开发的难度、周期都更高,这也导致农业方面互联网技术普及难度较大,农技服务仍然是“供不应求”。

为解决这一困境,在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后,惠农网顺应技术发展趋势,积极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农友智能匹配问题解决方案,于2023年开发并上线了首款农业大规模语言模型“惠农AI”。

作为农业领域首款AI工具,“惠小农”的具有四大亮点:亮点一,7*24小时全天候在线,为面临农作物或禽畜水产病害需要处理时,即可实时回答,3秒不到查看专业的答案。亮点二,专业性、回答准确率高。农技知识库收纳了上千名农技专家多年经验、100多万条专业的问答数据,覆盖农作物种植、禽畜养殖、病虫害防治等多个领域。惠农AI大模型基于知识库数据支撑不断地测试训练,最终能够为农友提供专业准确的答案。亮点三,便捷性、使用门槛低。界面简洁直观,对话框形式问答即可实现种养问题“一键触达”。亮点四,功能免费、节约生产成本。签约专家均经过平台核实、免费对全国农业开放功能,可节约农友专家咨询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甚至避免了线下黑店借机兜售农药、兽药导致的惨重损失,从而节省了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目前,“惠农AI”已实现生产指导、疾病诊断、政策咨询、技术咨询等场景的应用,让农技服务更加专业、高效、及时、智能。据统计,上线4年多来,惠农网农技学堂引进推广研究员、高级农艺师、资深畜牧师等超千名农技专家,可提供2000多种农产品的技术咨询与服务,累计产生超100万条专业问答,近6000节视频课程,农技文章超20万篇,500多期农技直播课,每年约有1000余万名农友受益。

基于农技学堂在农技服务方面的突出成绩,2023年10月19日,湖南省委网信办会同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民政厅等部门公布40个“2023年湖南省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典型案例”,惠农网《“云上”农技,赋能农民技能提升》入选数字工作类典型案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达3.26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788万人,占比29.85%。这3亿多人中,能用手机“新农具”学习农技新知识、能干视频卖货“新农活”的“新农人”队伍不断壮大,与此同时,当前新农人发展仍存在一些难题,其中缺乏系统的农业知识就是需要解决的重点。因此,除了高等院校外,而惠农网农技学堂这类互联网课堂将培育“新农人”及“新农人”充电的重要补充渠道。

文章分类: 其他内容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