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冬至节气习俗有哪些?

冬至节气习俗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12-18 11:51:04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编辑小白菜    阅读:(898)  评论:0   赞:0
[导读]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22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之间交节,是冬季里的第4个节气,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在冬至有很多习俗,那么冬至节气习俗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

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22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之间交节,是冬季里的第4个节气,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在冬至有很多习俗,那么冬至节气习俗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

1、吃饺子

冬至吃饺子是我国北方传统习俗,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团团圆圆。冬至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民间一直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2、吃腊肉或腊肠

冬至这天吃腊肉又俗称“添岁”,寓意着新的一年,年年有余!这种习俗一般流传在南方,每当到冬至这天,餐桌上必会出现的美食就是腊肉或腊肠了,不仅仅在于口味,也是习惯及寓意,是一种多年的传承。

3、吃汤圆

“南汤圆,北水饺”,冬至日南方吃汤圆,这一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南方冬至的重要吃食,“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4、喝姜汤

生姜重补暖、大枣重补益,冬至时节要给家人喝姜汤,尤其是加了大枣的这种。喝了姜汤会促进气血流通,感觉身体发热,驱除寒冷,手脚不冰凉。

5、喝羊肉

在四川有冬至吃羊肉汤的习俗。羊肉是冬季的时令滋补食品,在冬至这一天,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来补身驱寒,以求来年有个好身体、好兆头。

6、祭祖

在冬至这一天,一些家庭会祭祖,以纪念祖先的功德和缅怀先人。祭祖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家庭会准备一些供品和香烛,在祖先的墓地前进行祭拜;有的家庭则会在家里设置祖先牌位,进行祭拜。

7、忌出远门

冬至这天也是团圆、祭祖的日子,因此都会选择留在家中,出远门可能会遇到不好的事情。此外,冬至这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如果白天出远门的话,回家的时候就得摸黑赶路了,古人出于对黑暗的恐惧,因此不提倡出远门。

8、忌熬夜

在古代很注重阴阳调和,而冬至也是祭祖的日子,被认为阴气重,如果这一天熬夜,会导致阴阳失衡,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本身阳气不足,忌讳熬夜。

以上就是关于冬至节气习俗有哪些的介绍了,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也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节日。在不同的地区和文化中,人们过冬至的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关于冬至节气习俗有哪些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文章分类: 其他内容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