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二月二为什么叫“龙抬头”?

二月二为什么叫“龙抬头”?

发布时间:2023-02-21 10:08:02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编辑359    阅读:(1040)  评论:0   赞:0
[导读]龙抬头,一般指龙头节,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的民间传统节日,在农业上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那么二月二为什么叫“龙抬头”?

龙抬头,一般指龙头节,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为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的民间传统节日,在农业上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那么二月二为什么叫“龙抬头”?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二月二为什么叫“龙抬头”?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农历二月初二被称为“龙抬头”,与古代天象有关,是指当天空中代表龙角的角宿星傍晚从东方升起时,就是万物复苏的春天了。因为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也是为了表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其代表生发之象,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二、龙抬头的传说有哪些?

1、传说龙抬头的日子,起源于我国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抬头的历史传说。

2、另一说法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四海龙王三年之内不得向人间下雨。但是其中一龙王不忍生灵涂炭,便抗旨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下天宫,压于大山之下,人间百姓为了感谢龙王降雨的深恩,拯救龙王,于是家家户户天天向天祈祷, 最终感动玉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以上就是关于二月二为什么叫“龙抬头”的介绍,人们在龙抬头这一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盼万物生发,风调雨顺,稻谷满仓。

关于二月二为什么叫“龙抬头”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文章分类: 其他内容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