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下元节怎么来的?有哪些习俗?

下元节怎么来的?有哪些习俗?

发布时间:2019-11-04 11:04:27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编辑小土豆    阅读:(490)  评论:0   赞:0
[导读]很多人都知道上元节、中元节,那么有下元节吗?一般根据中国习惯的话,下元节自然也是有的,那么下元节是什么节?下元节的来历和习俗一起来了解下。

很多人都知道上元节、中元节,那么有下元节吗?一般根据中国习惯的话,下元节自然也是有的,那么下元节是什么节?下元节的来历和习俗一起来了解下。

一、下元节的时间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

二、下元节的由来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

三、下元节的习俗

1、饮食

以北京为例,过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另外下元节这一天,有些地方有做糍粑等食俗。

2、修斋设醮

下元日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道教认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斋。修斋,也叫打斋,是丧事人家请道士祭祷,以求消灾祈福的一种宗教仪式。一般有叮叮、锣仔等击乐器作诵经伴奏。除诵经外,主要有斩畜、破地狱和舞鬼史等法事。

3、享祭祖先

随着日月的流逝,下元节在民间逐步演化为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祯祥的传统祭祀节日。全国各地在具体的祭祖求福中各自有不同的习俗。

4、祭炉神

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这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下元这一天,村民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或蒸麻腐包子等。

5、米果

下元节也是五谷主的生日,俗称“五谷主生”,在这一天有些地区会蒸制“五谷主偶像”和一些农具,主要用米粉加开水搓捏,做成像古代人面貌、身形等,除了个别技艺较高外,有些还会包少量的馅料。

虽然下元节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但是这种历史传统有些地区现在每年都在进行,其实下元节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不应该淹没在岁月中。

关于下元节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文章分类: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