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宁波:柑橘改良 为“丰产不丰收”破题

宁波:柑橘改良 为“丰产不丰收”破题

发布时间:2016-12-13 14:13:58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20)  评论:0   赞:0
[导读]很多人一定对1997年购买“爱心橘”之事记忆犹新。那时,因为盲目扩大单一种植面积,宁波市不少橘农的柑橘“丰产不丰收”,大量积压卖不出去,甚至烂在地头,橘农们欲哭无泪,不得不以每斤1元贱卖。在政府部门的发动和…

  很多人一定对1997年购买“爱心橘”之事记忆犹新。

  那时,因为盲目扩大单一种植面积,宁波市不少橘农的柑橘“丰产不丰收”,大量积压卖不出去,甚至烂在地头,橘农们欲哭无泪,不得不以每斤1元贱卖。在政府部门的发动和媒体的推动下,全社会掀起了一场购买“爱心橘”的热潮,不论是社区、企业单位,还是机关事业单位,人人参与,你10斤我20斤,解决了橘农们的一时之难。此后,我市又发生过一次大规模购买“爱心橘”之事。

  就在第一次“爱心橘”之事发酵后,一场关于农产品为何频遭滞销的讨论也由此展开,有识之士指出,购买“爱心橘”不是长久之计,次数一多,会带来负面效应。

  包括柑橘在内的农产品滞销,原因其实很多,比如农户市场意识不强,导致销售网络单一;比如栽培面积不大,造成生产成本过高;比如政府部门缺乏服务引导……但大众化的老品种,长期缺乏改良,不适合现代人的口味了,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

  可喜的是,宁波市林业部门、广大橘农看到了这一点,不断求索,栽培出了象山“红美人”、宁海“由良”等品质口感都很好的柑橘新品种,不但解决了销路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增收”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已经慢慢开始不成问题;农户也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搞联合了,规模化生产,促使成本下降。现在主要的问题还是农产品的品质问题。品质好,即使卖价高,也有人爱。以柑橘为例,味甜皮薄的台湾蜜橘,市场上每斤要卖18元至20元,销量还不错;象山“红美人”每个卖出了20元的高价,前来购买订货的市民客商还络绎不绝;这些年,卖相难看的“丑八怪”也获得了许多人的青睐,价格甚至卖到10多元一斤。消费者消费有层次,有人喜欢“下里巴人”,有人喜欢“阳春白雪”,只有改良农产品品质,改善农产品结构,才能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希望通过对农产品不断改良,让农户“丰产不丰收”的尴尬现象不再出现。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