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鲜食大豆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每年春播鲜食大豆基本保持在70万亩以上,秋播鲜食大豆大约为30万亩左右,对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增加农民收入,丰富蔬菜品类起到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省旱粮产业的一大特色。在推进鲜食大豆产业的不断发展中,鲜食大豆品种的更新优化发挥了积极的支撑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早熟鲜销品种得到强化。选育和引进了一批早熟优质鲜食春大豆品种,如引豆9701、沪宁95-1等,这些品种生育期一般在75天左右,因其提早上市效益好,很受农民欢迎,是设施促早栽培的主导品种,播种面积多年位居前列。二是优质加工出口品种获得突破。选育审定了一批丰产性好、粒大荚长、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加工出口的鲜食春大豆品种,如浙农6号、浙鲜8号、浙鲜9号等,逐步取代了独占出口市场十余年的台湾75。三是鲜食秋大豆专用品种发展明显加快。鲜食秋大豆特别是延后栽培效益稳定,发展较快,但在品种上长期采用六月半等地方干籽品种。近年来,随着衢鲜2号、衢鲜5号和萧农秋艳等一批专用品种相继育成,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使鲜食秋大豆产量和品质得到了大幅提升,农民增收明显。
浙江省鲜食大豆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发布时间:2016-12-13 14:12:42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86)
评论:0
赞:0
[导读]近年来,我省鲜食大豆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每年春播鲜食大豆基本保持在70万亩以上,秋播鲜食大豆大约为30万亩左右,对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增加农民收入,丰富蔬菜品类起到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省旱粮产业的一大特色。在推…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