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分宜苎麻自唐朝起为皇室珍品

分宜苎麻自唐朝起为皇室珍品

发布时间:2016-11-29 19:53:40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81)  评论:0   赞:0
[导读]1979年~1980年在龙虎山崖墓中,发掘了大批的苎麻印花布,据中国纺织科学院专家测定,属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是目前我国出土文物中最早的苎麻印花布。 崖墓中还出土了一批纺织机件和用具,上海纺织科学院鉴定认为,这些…

1979年~1980年在龙虎山崖墓中,发掘了大批的苎麻印花布,据中国纺织科学院专家测定,属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是目前我国出土文物中最早的苎麻印花布。

崖墓中还出土了一批纺织机件和用具,上海纺织科学院鉴定认为,这些工具应该是属于早期针织机的主要构件。这些部件分别用来卷纱、剔纱、挡纱、整布和割布。

龙虎山崖墓中的发现,说明江西先民在2600多年前,就已从事苎麻耕作,并且手工织成印花夏布,夏布工艺也因此被誉为“纺织品活化石”。而新余是江西重要的苎麻产地,境内分宜县所产的夏布以“轻如蝉翼、薄如宣纸、软如罗娟、平如水镜”而著称。

自唐朝开始,分宜县“岁贡白苎布十匹”。分宜夏布由此成为皇室和达官贵族喜爱的珍品。宋朝时,袁州知府的进贡表曾称:“袁郡之邑,向进苎布,今俱归分宜督办”。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至今还收藏着一匹乾隆下江南时携带回宫的分宜夏布。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任分宜教谕时,对分宜种麻织布的盛况进行了认真的实地考察,并在《天工开物》中专列“腰机”和“夏服”两章,图文并茂,加以介绍说明。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