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使用内服渔药的六个注意事项

使用内服渔药的六个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6-11-29 19:32:58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54)  评论:0   赞:0
[导读]目前气温高,水体中细菌、病毒、寄生虫大量繁殖传播,如不及时拌料内服,原本体质弱的鱼苗就很容易被细菌和寄生虫感染,成为传染源。而我们传统的预防措施是以杀虫、杀菌为主,这种预防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寄…

目前气温高,水体中细菌、病毒、寄生虫大量繁殖传播,如不及时拌料内服,原本体质弱的鱼苗就很容易被细菌和寄生虫感染,成为传染源。而我们传统的预防措施是以杀虫、杀菌为主,这种预防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寄生虫和细菌依然存在,鱼的体质受药物的毒性刺激变得更弱,而且还给致病因子增加了耐药性,同时每一次杀虫杀菌都会破坏池塘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鱼的健康和生长。下面介绍渔药内服时的6个注意事项。

对于代谢改良类药物(如中草药、多维、微生态制剂),一般在每次疾病高峰期前15d进行拌料内服,增强动物抵抗力,多维和微生态制剂可以定期内服,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发生。对于抗生素类药物,建议在发病初期使用,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不建议在平时喂料中长期使用,会增加耐药性从而失去后期的治疗效果。

对于驱虫类药物,只有在确认虫体病原后才可使用,因为驱虫药在杀虫、驱虫的同时对鱼体有一定伤害,会在一段时间内影响鱼的食欲和生长速度。

各种渔药内服后,在鱼体内效应时间不尽相同,比如诺氟沙星按每100kg鱼体使用50mg的用量,内服1h后在鱼体血液达到最高浓度,并且在24h内,血液浓度仍可抑制大多数鱼体致病菌,因此诺氟沙星每天只需投喂1次,一般在中午拌料使用,使用效果最佳。如果将其分成几次投喂的话,会降低其杀菌浓度,反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渔药拌料制作药饵后必须按说明书要求投喂1个疗程,不能投喂1次就结束,一般为5~7d。因为,内服药摄食后进入鱼体参与体内循环,发挥作用需要一个过程,不像消毒药全池遍洒后,效果立竿见影。而且内服药发挥作用,病鱼停止死亡后,还要继续投喂2d,如果过早停药,鱼体内病原菌未控制彻底,容易复发。

5~8月,水温大多在25℃以上,鱼吃食旺盛,生长较快,且水环境复杂多变,进一步加剧了鱼机体的应激能力,特别是内部器官,如肝胆、肾脏、肠道。所以,这段时间极易出现肝胆综合症、肠炎、出血病等,因此更要注重保肝护胆、内服抗菌等营养搭配内服工作。建议养殖户每15d喂1次内服药,即喂7天停7d,1个月2次。有一个案例是养殖户在7月份早期,内服工作做的较好,但鱼不出现死亡就停药,结果鱼在8月份出现大量死亡。我们提倡的内服不仅是为治病防病,同时还要提高生长效率,5~8月是鱼生长的旺季,仅以不死鱼来判断鱼的长势是不科学的,生长季节更要注重营养的合理搭配。

药品包装说明书一般都会注明,每kg饲料拌多少克药,每包药品可以拌多少kg饲料,这是根据存塘鱼体重的比例换算得来。研究表明,每千克鱼体重使用10mg恩诺沙星能起到治疗效果,也就是每t鱼要用药10g。

由于不同季节、不同鱼体规格的摄食率不尽相同,加上鱼发病后摄食量下降,如果按照饲料用量去计算用药量会出现较大误差。一般而言,鱼类的摄食率在2%~3%之间,如果病情严重摄食率会更低。最好的计算方法还是按照鱼体重计算,存塘鱼体重乘上每kg鱼需使用药物有效成份的用药量,再除以药物含量就得到了用药量。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只对水体中某一种吃食性鱼类使用内服药治疗疾病时,需要把其它吃饲料的鱼的体重也考虑进来,否则很难避免药饵不被其它吃食性鱼类摄食。另外,防治网箱、流水养鱼等单一品种的鱼病时,内服渔药应多加5%的药量,因为药饵流失较多,水中野杂鱼也会抢食部分药饵,需要考虑药物损失量。

渔药一般拌匀到饲料中晾干后备用投喂,但内服渔药分为有粘合剂和无粘合剂两种,判断方法是用湿手沾药物,如感觉粘手说明加有粘合剂。有粘合剂内服渔药一般不能加水拌料,否则会成糊状,可以先取部分饲料和药物混合均匀,再加入剩余饲料混合均匀,按照5%比例加水到喷壶中进行喷洒混合,药品均匀粘附在饲料表面后置于阴凉处晾干。

没有加粘合剂的药物如果是水溶性的,可以直接用水溶解后,再喷洒到饲料表面混合均匀,晾干;如果是脂溶性的药物,可以用少量食用油或酒精溶解后,再喷洒到饲料表面混合均匀,最后置于阴凉处晾干备用。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