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怎样防治玉米粗缩病

怎样防治玉米粗缩病

发布时间:2016-11-29 19:28:40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31)  评论:0   赞:0
[导读]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近几年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1.症状: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在玉米5-6片叶即可显症,心叶不易抽出且变小,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近几年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1.症状: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在玉米5-6片叶即可显症,心叶不易抽出且变小,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开始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点,逐渐扩及整个叶片。病株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节间粗短,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有明显的粗糙感。至9-10叶期,病株矮化现象更为明显,上部节间短缩粗肿,顶部叶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一半,多数不能抽穗结实,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没有花粉。果穗畸型,花丝极少,植株严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严重时不能结实。

2.发生规律:玉米粗缩病以带毒灰飞虱传播病毒。灰飞虱若虫或成虫在地边杂草下和田内麦苗下等处越冬,为翌年初侵染源。春季带毒的灰飞虱将病毒传播到返青的小麦上,以后由小麦和地边杂草等处再传到玉米上。此病发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灰飞虱田间数量和带毒个体的多少,早播玉米发病重于晚播玉米,靠近地头、渠边、路旁杂草多的玉米发病重,靠近菜田等潮湿而杂草多的玉米发病也重,不同品种之间发病程度有一定差异。

1.选抗、耐病品种。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显示,品种之间病害发生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农大108、郑单958、鲁单981、鲁单984等品种发病较轻,病株率在5%以下。

2.农业防治。在小麦、玉米等作物播种前和收获前清除田边、沟边杂草,精耕细作,及时除草,以减少虫源。对玉米田及四周杂草喷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适当调整玉米播期,使玉米苗期错过灰飞虱的盛发期。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拔除病株,以减少病株和毒源,严重发病地块及早改种豆科作物或甜、糯玉米等,以增加经济收入。

3.药剂防治。包括苗蚜防治和穗蚜防治。麦蚜、灰飞虱兼治的药剂可亩用10%吡虫啉10克喷雾防治;在玉米三、四叶期,对田间及地块周围喷药防治灰飞虱。药剂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或5%锐劲特悬浮剂30毫升或10%吡虫啉15克,对水30-40公斤喷雾;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30毫升或48%毒死蜱60-80毫升,对水30-40公斤喷雾。喷药力求均匀周到,隔7天再防治一次,以确保防治效果。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