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野生鱼与养殖鱼为何不同

野生鱼与养殖鱼为何不同

发布时间:2016-11-29 18:48:36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23)  评论:0   赞:0
[导读]这项研究由俄勒冈州立大学与州政府鱼类和野生动物部门联手,涉及名为“硬头鳟”的三文鱼品种,确定野生鱼与第一代网箱养殖鱼相比,超过700个基因的活性存在差异。 研究人员发现,第一代网箱养殖鱼与野生鱼之间所显现的…

这项研究由俄勒冈州立大学与州政府鱼类和野生动物部门联手,涉及名为“硬头鳟”的三文鱼品种,确定野生鱼与第一代网箱养殖鱼相比,超过700个基因的活性存在差异。

研究人员发现,第一代网箱养殖鱼与野生鱼之间所显现的差异,后续会进一步遗传至后代养殖鱼,因而基本可以确认养殖环境会改变基因。

俄勒冈大学整合生物学教授迈克尔·布劳因介绍:“网箱是一个非常人为的环境,对鱼类形成强烈的自然选择压力。一个大型网箱内有5万条鱼,拥挤在一起,喂以颗粒饲料,与某一条自由流淌的溪流明显不同。”

这项研究没有揭示自然选择趋向于哪些特征,但所确认的基因改变可以解释鱼类怎样应对网箱环境。

在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的论文中,第一作者马克·克里斯蒂说:“据我们观察,大量(改变了的)基因与创伤愈合、免疫、新陈代谢关联,符合(鱼类)驯养最初阶段需要对高度拥挤状况作出调整的猜测。”

布劳因说,置身养殖环境的鱼在脱氧核糖核酸层面的变化或称“进化”速度让他吃惊。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