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榆林市粮食作物入种680万亩

榆林市粮食作物入种680万亩

发布时间:2016-11-29 18:26:35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90)  评论:0   赞:0
[导读]入春以来,榆林市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大风、沙尘天气多发,土壤失墒较为严重。在入种的关键时期,天降及时保墒好雨,大部分农作物适时入种。但在6月3日至5日,受高空蒙古冷涡的影响,引起持续的大范围对流性天气,榆阳…

入春以来,榆林市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大风、沙尘天气多发,土壤失墒较为严重。在入种的关键时期,天降及时保墒好雨,大部分农作物适时入种。但在6月3日至5日,受高空蒙古冷涡的影响,引起持续的大范围对流性天气,榆阳、横山、米脂、清涧、子洲等38个乡镇237个行政村遭受短时强降水、冰雹、大风袭击,农作物受灾严重。据调查统计,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3.19万亩,成灾面积15.4万亩,绝收面积6.1万亩。

面对恶劣气候和严重灾害,榆林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安排部署。榆林市农业局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确保春耕春播的顺利进行。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切实落实责任。灾情发生后,榆林市农业局按照包县领导责任制的有关要求,及时深入受灾县区了解灾情,指导恢复生产。同时要求县区农业局落实灾后恢复工作责任制,把任务分解到相关单位,细化到人、到岗。二是因地制宜,落实减灾措施。组织包县技术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和经营主体,根据灾情实行分类指导,对强降雨、冰雹等造成农作物成灾的田块要加强中耕除草,有条件的要喷施叶面肥,对绝收田块,指导农户进行补种蔬菜向日葵糜子、荞麦等生育期短的救灾作物,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三是搞好技术指导,加强田间管理。

组织市县农技、植保部门深入灾区做好灾后病虫害预防工作,及时落实各类农作物扶苗、洗苗、追肥等农艺措施,促进受灾作物苗情转化,恢复生长。

据了解,2016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计达到715万亩。由于在入种的关键时期,市、县农业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入种进度较快。截至6月7日,马铃薯290万亩、玉米180万亩、大豆80万亩已经入种,160万亩小杂粮中有30多万亩荞麦正在入种。

榆林市农业局负责人表示,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首先是加强监测预警,畅通信息渠道,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主动与气象部门沟通,了解雨情、水情和灾情发生动态,及时传达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做好下一步的预防工作。其次是做好技术服务,指导群众种足种好30多万亩小杂粮。再次是加强农作物后期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的预报和防治工作,确保今年粮食“少减产、不减收”。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