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横峰港边打造中国有机红薯第一村

横峰港边打造中国有机红薯第一村

发布时间:2016-11-29 18:18:42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95)  评论:0   赞:0
[导读]57岁的贫困户徐承海,或许是今年夏天横峰县港边村最忙碌的人。除了自己田里的农活,徐承海和他的农友们还负责种植了"港边村精准扶贫产业示范基地"上的100多亩红薯优质新品种。谈到红薯,老徐总是有说不完的…

57岁的贫困户徐承海,或许是今年夏天横峰县港边村最忙碌的人。除了自己田里的农活,徐承海和他的农友们还负责种植了"港边村精准扶贫产业示范基地"上的100多亩红薯优质新品种。谈到红薯,老徐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他说,港边有将近400年的红薯种植历史,港边人家家户户都种红薯,年产红薯淀粉超过100万斤,在港边关于红薯的菜肴和小吃多得数不完。为什么港边人对红薯会有如此的热爱呢?原来,港边人和红薯有着这样的百年故事...

说起港边红薯,不得不讲起一段关于"美丽"的故事。明末清初,也就是徐氏(港边村第一大姓)定居港边300多年后,当时的徐家二少爷娶妻福建人林氏。这个林氏生得是肤白貌美,与二少爷婚后生下3男2女,年近40岁身材体态还是宛若少女。与此相反,妯娌蒋氏由于产后虚弱,积郁成疾,虽是同龄却显老态龙钟。更可怜的是,蒋氏的丈夫徐三少爷对其也有了嫌隙。为了找回美丽,保卫爱情,蒋氏无奈之下只好向林氏求助。架不住蒋氏的软磨硬泡,生性善良的林氏向蒋氏透露了其驻颜有术的小秘密:除了静心养气,劳逸结合之外,林氏长期服用一种叫"番薯"的东西。这个"番薯"是林氏从娘家带过来的,就种在她家后院。蒋氏听完之后欣喜无比,立即向林氏讨要了一筐"番薯",林氏慷慨赠送,并嘱咐她不要外传。然而,聪明的蒋氏并没有立即食用"番薯",而是把它种在了自己的后院。几个月后,蒋氏大获丰收,于是她也学着林氏每日进食少量"番薯"。果不其然,一段时间后,蒋氏渐渐恢复了元气,变得容光焕发,全村人都啧啧称奇,丈夫徐三少爷自然是笑逐颜开。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林氏、蒋氏驻颜秘密不胫而走,"番薯"就这样在港边村流传开来。

400年来,港边人家家户户种植红薯,农民们个顶个都是"红薯专家"。红薯当然也没有辜负港边人民的期望,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港边人,就连"三年自然灾害"也没饿死过人,港边人的记忆里始终保留着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红薯。 为什么横峰港边的红薯这么有名?当然也有地理位置优越的缘故,港边村地处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东南,群山环抱,古树参天,区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主要为丘陵地形,村内 "七山半水两分田,还有半分是庄园",境内有全县最大的水库--姚源水库,库区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有"天然氧吧"之称。这样的地理位置种出来的红薯品种优良,真正做到有机红薯。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