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李平:打破“洋种子”垄断神话

李平:打破“洋种子”垄断神话

发布时间:2016-11-28 18:22:02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302)  评论:0   赞:0
[导读]人才名片李平博士,南通新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南通大学农业部南方平原地区玉米科学观测站主任。入选2012年南通市“江海英才”引进计划、2012年江苏省“双创人才”引进计划。1999年获得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生物工…

     人才名片

     李平博士,南通新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南通大学农业部南方平原地区玉米科学观测站主任。入选2012年南通市“江海英才”引进计划、2012年江苏省“双创人才”引进计划。1999年获得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于该校生物系博士后出站,2000-2011年受聘于国际种业巨头美国孟山都公司,从事玉米分子育种工作。

     追梦故事

     在南通开发区和兴路附近,有一片10亩的玉米地,看上去与普通农田没啥两样。不过,这可是块种植有近300个玉米品种组合的试验田。未来,将有一批优良品种从中被筛选出来,在黄淮地区大范围推广。

     试验田的所有者,是南通新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眼下正是我们最辛苦的时候,”总经理李平说,天越热,玉米长得越快。研发人员每天都要冒着高温到田间关注玉米的生长动态。“雌蕊一吐丝,就要进行套袋隔离,准备接下来进行自交或杂交授粉。 ”

     新禾2011年创立,主要从事高产量、抗倒伏、适合机械化收获的优质玉米种子研发。“如今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农民收获农作物也从传统的手工收获方式逐渐过渡为机械收获。”李平介绍,新禾研发的玉米品种紧密契合当前最新研发趋势,新品种的果穗不但含水量低,还结实饱满,多功能收割机可以直接脱粒,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

     玉米是我国也是国际第一大粮食作物。 2012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已经超过5.2亿亩。

     创业感悟

     “国内玉米种子每年只有大约200亿元的市场,加上研发周期长,很多人认为并不是最适合投资的行业。但是种业市场对农业下游上千亿市场均起到带动作用,而且粮食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我选择归国创业,培育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玉米品种。 ”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